美文网首页
鸡娃的形成

鸡娃的形成

作者: 山石云水树皆为生命 | 来源:发表于2022-09-19 06:11 被阅读0次

刚刚和一位家长做了一个有效的沟通:

其实我要恭喜的,是这位妈妈家长有一个比较听话,懂事体贴妈妈的男孩。

为啥这样说呢?

这位妈妈家长说,她家的孩子周末的时候给还熬稀饭,孩子自己的衣服、鞋都是孩子自己洗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你说这位母亲是不是挺幸运的碰到这个孩子。

那为啥有的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是鸡飞狗跳呢?

是不是踩到以下的坑了?

问题:

有一对控制欲极强的父母,是什么体验?

很多人列举了自己的经历,把我给看哭了。

“我妈非要我吃鸭蛋,她明明知道我不吃鸭蛋,我越不吃她越要我吃。”

“我爸改我的高考志愿,我妈硬生生拆散了我和我男朋友,只因为她不喜欢。”

无论是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菜,还是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和对象,孩子都没有决策权和选择权,而是必须听父母的、只能听父母的。

随之而来的,就是孩子的无奈、不甘、愤怒与窒息。

成长路上,遇到控制型父母,真的是孩子一生的灾难。

短剧《妈妈的遥控器》里,讲了一个男孩被妈妈控制的故事。

妈妈婚姻失败,独自养育男孩,付出了很多。但为人也非常强势和唠叨,只要男孩成绩稍有下降,她就疯狂数落和责骂。

儿子想参加毕业旅行,妈妈一口拒绝,无奈之下,儿子选择伪造成绩单,想换取妈妈点头同意。

没想到,这个举动被妈妈发现了。

为了惩罚儿子,妈妈用了神奇的遥控器,一次次让儿子回到修改成绩单那天,期待儿子能主动认错。

“如果你不修改这个错误,你的人生就会一直卡在同一天。”

这个妈妈没想过,儿子之所以修改成绩单,只是为了在强压下获得一丝喘息的空间啊。

关注孩子的分数,这是当今社会下应试社会的一个产物,这样的流毒就是:分数,分,孩子的命根。

更过分的是,当男孩认识了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两人相处得特别开心,妈妈不管不顾,直接把儿子遥控到不认识女孩那天。

只要男孩没满足妈妈的要求,没达到妈妈的期待,就要被迫经历一次次循环,身不由己。

直到最后,他忍无可忍,选择用死亡来反抗妈妈。

看到这一幕,有多少孩子难掩心痛啊!

父母把孩子人生的选择权交给孩子吧!

放手不是最好的选择,但也是比较轻松的。

孙子兵法上说:走为上计。在教育上,这个战略战术也同样实用。

美国作家爱德华说过:

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专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讲民主等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与人生。

孩子虽然年幼,但也有独立的思想,有选择的权利。

如果父母总是伸长了双手,总是像直升机盘旋在孩子头顶,牢牢控制孩子的一切,会带来毁灭性的结果。

孩子要么默默忍受,内心堆满痛苦,但凡抓住一个机会,就逃得远远的,再也不想回家;

要么是被束缚一生,像失去了水的植物,看似还在呼吸,却面临孤独的宿命,失去向上的动力。

无论是哪个结果,都令人遗憾和心碎。

那,父母为什么喜欢控制孩子?

有人说,是因为父母对当前现状不满意,所以通过介入孩子的大小事务,来找回自己对生活的掌控感。

对自己曾经没有考上大学的遗憾,对当前的收入不满,对于自己的经济状况感到羞涩,总之一句话:自己没有安全感,让孩子要有危机感。

有人说,是因为父母太爱孩子了,担心孩子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安排好一切,让孩子按部就班前进。

听上去,各有各的道理。

这就是家长挖的坑,自己踩进去,让孩子也要踩进同样的坑。

高分书籍《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的作者琳赛·吉布森,是一名心理学博士和资深临床心理学家。

她花了30年时间,专门探究控制型父母背后的心理动机,最后得出结论:

喜欢控制孩子的父母,都是情感不成熟的父母。

这是家长虽然做了父母,但是没有应有的担当,不会给出温暖的陪伴和热烈的鼓舞,而是习惯性忽视孩子、否定孩子、让孩子感觉垂头丧气和冷漠疏离。

孩子需要被看见,被尊重,因为他是一个个体。并不是父母的附属体或者是连体。

正如琳赛·吉布森所说:

“不成熟的父母就像小孩子一样,他们什么都不说,想要你凭借直觉知道他们的感受。

当你猜不到他们的需求时,他们就会受伤和生气,他们期待你知道他们想要的事物。”

正如马歇尔罗森堡《非暴力沟通》中所说的:我在大学呆了20多年,从来没有人问过我的感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同样在教育孩子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放学回到家是先写作业还是喝点水,吃点馍馍,再写作业呢?”给孩子用提问式的方法说出选择题,并告诉孩子选择a或者选择B的的自然结果,答案就一目了然。

还记得那个14岁初中生的控诉吗?

父亲不打招呼,直接在他的房间安装监控,当儿子反抗并报警,父亲的回复尽是霸道与蛮横:

“你有多少隐私,我是你什么人,我不可以监视你吗?”

“我为啥不管隔壁的孩子呢,就因为你是我家的孩子。”唠叨的父母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

遗憾的是,生活中,和这位父亲一样控制孩子的父母,比比皆然。

他们或是简单粗暴给孩子下达各种命令:

必须吃几碗饭、必须走哪条路,必须从伟不挤牙膏……只要孩子不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就会嘲讽、辱骂或惩罚孩子;

我曾经就是这样的父母。

或是极度宣扬和崇拜父母权威,用自己的感受来代替孩子的感受,对孩子的一切想法置若罔闻。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不成熟父母,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成长阴影。

轻则让孩子感觉内疚和羞耻,重则让孩子变得恐惧和自我压抑,失去前行的动力与勇气。

有一部分孩子比较消极,或者长大成熟,以后也被内圈或者平躺的原因。

更有甚者出现的拿马宝男,不知道如何谈恋爱,或者是与自己的媳妇相处。这就是孔婚的原因吧。

鸡娃就是这样形成的。

相关文章

  • 鸡娃的形成

    刚刚和一位家长做了一个有效的沟通: 其实我要恭喜的,是这位妈妈家长有一个比较听话,懂事体贴妈妈的男孩。 为啥这样说...

  • 鸡娃呀鸡娃

    昨天去聚餐,有一个拆友的女儿考上了外初,又是一个别人家的娃呀。 我这个准小学生家长,赶紧取取经。 本来准备截图保存...

  • “鸡娃”还是“反鸡娃”?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人都在思索着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对孩子最好的? 最常见的争论莫过于“鸡娃”还是“...

  • 鸡娃?

    关于育儿,一直想写写心得。但是,又不想写,因为发现写育儿心得的大多站在一个基础之上,这个基础便是认可自己的方式是对...

  • 鸡娃

    女儿明年升小学,遍地开花的幼小衔接机构,各种家长群的花式炫娃,没有最鸡只有更鸡的家长,真是让老母亲无比的焦虑...

  • “鸡娃”

    九月份从国内回来以后,两个孩子的睡觉时间迟迟调整不过来,现在每晚在九点左右睡觉——比在国内的时候是早了一些,...

  • 鸡娃

    作业登记本是年前到的,不知不觉也登记了20多天,具体项目有: 语文,数学,英语,其他。关于其他,我加了艺术科学整理...

  • 鸡娃

    孩子已经放假几天了,而我还每天处于监考改卷各种忙碌中,没有空去管孩子的学习。孩子就开始在家看电视、看书、叠飞机✈️...

  • 鸡娃

    今天看到有网友说不让孩子当“鸡娃”,因为我不知道“鸡娃”的意思,就问了一下他是什么意思。后来他回复百度能查到的事就...

  • 鸡娃

    女儿九月份就要读小学了,我也渐渐加入了鸡娃的队伍。 一旦进入鸡娃的状态,就会愈鸡愈烈,娃儿东躲西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鸡娃的形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dy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