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6月7日,于凤至出生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大泉眼村,生于六月的她带着盛夏特有的温暖与聪慧,她五岁入私塾,并以优异的成绩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她曾在十一岁时,被父母指婚给张学良。
这次指婚,是她女子身份的开端,也是她一生悲剧的源头。
时至今日,依稀可以透过那张老照片,看到她年轻时候的面容,两弯柳叶眉,一双饱含温柔的眼睛,面容姣好,身材瘦削,透露着那个年代独特的古典气息。
爱新觉罗·溥杰就曾盛赞于凤至“长得很美”。她生就一张很古典的脸,清清秀秀的,宛若一枝雨后荷塘里盛开的莲。
她虽出身于商甲大户,却并不骄纵,这位大小姐知书达理,举止端庄,,平易近人,无论是对家人朋友,还是对丫鬟小厮都彬彬有礼,尽心竭力,对下人亦不摆少奶奶架子。张学良同于凤至的婚事,是由张作霖一手包办的。
这桩婚事本来是张作霖想要报于文斗的救命之恩而定下的,没想到她尊老爱幼,善待下人,聪明睿智,因此对她颇为欣赏。传闻说,张作霖每次发脾气,没人敢上前,只要于凤至劝慰两句,张作霖便会消气。
她善解人意,美丽智慧,几乎府里所有人都是她的拥趸。
作为女人,她有着傲人的美貌,作为少奶奶,她有着极大的个人魅力,作为儿媳,她不禁讨得张作霖的喜爱,还和卢夫人(张学良继母)形同母女,如果单看这些的话,于凤至简直是个人生赢家。可是她还有一个身份,张学良之妻,而这个身份就是她的悲剧所在。
张学良到奉天后,结交了许多英美朋友,接触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他更看重的是两个人的情意相投,因此对于这门由父亲包办的婚事,他一直持反对态度。张学良15岁同于凤至结婚。那时的她,比张学良大3岁,所以婚后他一直对她以大姐呼之。
张学良在同于凤至婚后的漫长岁月里,也越来越被她的友爱、体谅和痴情所感动。
婚后,于凤至可谓双重身份:既是妻子,又是大姐。
作为妻子,她已察觉出学良对她用情不专,与别的女人在外同居。面对这些她没有哭闹过,也不曾以疾言厉色来责怪他,而是默默地把苦涩埋在心底,对学良仍然一副温良恭顺的样子。
作为大姐,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嘘寒问暖,没有半点怨言。作为大姐,她关心他的生活起居,悉心照顾他的身体,给他人际关系和事业的建议,她是他最忠实的伙伴和战友。她爱护他,他信任她。就连她原本也以为自己会很幸福,并且一直幸福下去。
她与他,是世人眼中的天作之合,可这一切假象在某一天被打破了。
1927年,张学良遇到了赵四小姐,他们一见钟情,两人坠入爱河。
对于他们两人的爱情,于凤至更显露出大家风范,她从未言辞激烈的呵斥赵四小姐,而是定下三不规矩,希望以此能劝慰他们,不要冲动,以为赵四小姐能知难而退。
不料,赵四小姐毅然同意,便同她相处起来,于凤至渐渐发现赵四小姐对于张学良的爱,并不比自己少,为他颠沛流离,为他远离父母。
于凤至感动了,她和赵四小姐以姐妹相称,这是怎样的一份大度,又是怎样的一份深情?才能让一个女子接受她婚姻里的第三者,同她以姐妹相称,单是这一份气量,是多少女子比不上的?
她的悲剧是她明知他不爱她,却还是对他爱的一如既往,甚至为了他,接受她婚姻的不幸,那个第三者,但是,这份爱的重量太沉重了。
她本可以不用如此委曲求全,不必如此步步退让,而她做这一切,不过是因为她爱他。爱,让她没有了自我。
“西安事变”后,于凤至同赵四小姐陪伴张学良,其间乳房烂疮日益严重。在赵四小姐要照顾孩子时,于凤至主动要求去照顾张学良的身体,并为他在多地奔走,使她身心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乳房烂疮日渐加重,张学良便向军统局局长戴笠提出,让于凤至出去治病,由赵四小姐来照料自己的生活。
蒋介石批准了张学良的要求,自此,天人两隔
在美治疗期间,她不幸患了乳腺癌,经过同病魔的几年抗争。在康复以后,她愈发清楚的意识到,丈夫获释遥遥无期,子女尚小念书需要钱,在美安身立命也需要钱。
她凭借着东北第一夫人的胆量,经商世家的基因,自己的灵活头脑,在股市谋生。一个女子走进美国证券交易所,在一群白人之间,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我无法体会到那时候她的心情,她在股市扎根后,仍不停的为丈夫获释而奔走。
她在美国的时候,见不到丈夫的凄苦,并没有打磨掉她的勇敢,她一个人坚强的长大,在美单独抚养孩子成材。
在那段坚守岁月中,她一人品尝在异乡的漂泊之苦,不愿在异乡流泪,却只能眼含泪水朝着大陆的方向,看向她来时的方向,她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她知道,有人也在这样回望着她离开的方向,他们两人,隔着大海遥遥相望,那时候的她,坚信总有一天他们会再见。
尽管世事总是无奈,往后整整五十年,她再也没见过张学良。
那些幻想和希望不过只是用来安慰自己罢了,但她却始终洋溢着对人情的豁达和对爱的忠贞。
也许,于凤至的悲剧,是从她的婚姻开始,她嫁了一个不爱她的丈夫,她的一生都是再为丈夫着想,为丈夫不停的奔走,却不曾得到过丈夫的爱。她为了这份爱情,为了岌岌可危的婚姻,做了太多退让与成全。
或许,她本可以成为她自己,潇洒的离开,即使一个人,带着骄傲活下去。
但是她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放弃这份爱情,这份婚姻,所以她选择割舍掉了是自己,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这份爱情,教会她的就是包容与大度,而后她成为了一个坚强与勇敢的女性。
文/舒嘉
部分图片文字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