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预习的重要性,之前已在《预习的学习循环》中说过,这里就不赘述…
今天主要说说如何"规范预习"。在我们透过一次期中考的洗礼后,应该已经认识到,有些同学明明没有什么刷题,但为什么就是考的比我好,有的同学都刷了七、八套卷子了,也没什么效果。
首先是在你预习的时候,规不规范的问题,很多人对于预习的了解就是"我翻翻书,浏览了一遍",还有人是"我看了一下书,也做了几道题"。其实,这两种预习都属于《不规范的预习》,所谓规范的预习是指在充分理解预习的意义和价值之下所进行的预习。在《预习的学习循环》中说过,预习是为了"想要在课上学会的多"而进行的学习行为,围绕在这个目的下,不论是浏览、做题,都不能达到这么目的,因为想要课上学会的多,应该是课前自己先"主动思考"的多才行。下面就说说如何主动思考。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08511/5d9a65034bbeb439.png)
一、预习时需找出三个重点
预习阶段,由于对自己的大脑而言,是一个新知识的学习,所以,有很多看不懂的,尤其是专有名词部分,是极为正常的,在这个前提下,能找出的重点有限,通常你所找出的第一个重点不是重点,只是自己直觉式的反应,而在反覆寻找的过程中,找到了第二及第三个重点,通常这两个才更接近隔天上课内容中的重点,但是如果找出第四个以上,又会耗费太多时间,所以应以三个重点为限。
二、预习时需说出这三个重点为什么是重点的理由
说出重点的理由代表自己已经进行过初步的思考,为自己的想法进行了简单的论证,由于进行了论证,在课上听课时,就非常容易产生知识的碰撞,当然碰撞的结果有两种,一是快速完整的听懂了,二是快速明确的发现自己不会,听懂了代表自己的理由基本上是正确的,不会了就能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好快速的解决问题。
三、预习时需发现问题
正确的预习时,可能会发现有一些"很奇怪"的地方,例如与自己的"常识"相矛盾的地方,或是看不懂的地方,这时应该要准确的表述出来,好在隔天的课上能准确的得到解决。
四、昨天预习的问题应该今天的课上解决了
昨天预习的问题,应该是今天课上解决的问题,不过有可能在课上听完课,还是不能解决,那就代表这个问题对于自己的水平来说是一个难点问题,应该尽速下课时去问老师(不能问同学,因为这是一个难点问题,需要准确的解决,而同学极少能做到准确的协助自己解决问题),解决后写在“我的发现"中
下面提供大家一些好的规范预习范例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08511/5769b7c2cdb55aed.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08511/332753110cae5786.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08511/d0ce3812f1b8f8d1.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5708511/4030456f8ac81b1d.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