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着淡淡花香的烛光随着木屑燃烧时发出的“刺啦”声旋转着、跳跃着、飞翔着,作为旁观者的我真的觉得这幅画面美妙极了。
不过,比起跳跃着的烛光,我更爱那燃烧时木屑发出的声音,我太爱听这声音了,我告诉女儿我好喜欢听那“刺啦刺啦”的燃烧的声音,我说它让我觉得心安与平静……
女儿戏谑地问:“那是不是把这香薰蜡烛放你房间你睡眠质量会好一点儿了?”,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转念一想,又用可惜地语气说道:“不过,放在卧室让它燃一个晚上会有点担心安全问题……还是算了吧!”。
关于“为什么觉得那声音这般动听与温暖?”的问题,我想了很久,目不转睛地盯着烛光想了很久、很久。
它让我仿佛置身于儿时坐在“灶门口”替正在做饭的爷爷往“灶里”添柴加火的时光,接下来,我重回的就不只是那段回不去的光景……许许多多的回忆,扑面而来。
然而,我又不知该从脑海里不断闪烁的回忆中抓住哪个场景……每个画面都让我恋恋不舍,每次场景都让我想要重温,每段回忆都让我潸然泪下。
最后,回忆像被按了暂停键的正在播放的电影,它戛然而止,或者说,它找到了驻足的地方……爷爷转身从“灶前”去到了“灶门口”,嘴里一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着:“恩要听话啊,爸爸妈妈才会喜欢恩哪!晓得啵?”,手里一边使劲儿地掰着几根枝条,使劲儿掰枝条的时候,脸上还要做出一副“咬牙切齿”的表情。
待爷爷将他使劲儿掰断的枝条放进“灶门里”后,我仿佛一瞬间下定了决心要痛改前非,于是我用力地点了点头并发出确信自己可以做到的“嗯!”字。
但在后来应该变好、应该听话的日子里,我将爷爷语重心长的教导抛却于九霄云外。我知道爷爷一直在担心什么,他希望我的父母可以像喜欢姐姐弟弟那样喜欢我,他希望我能像姐姐弟弟一样和父母亲近,他希望我在她身边,但,他老人家又要“赶我走”……
上初中之后,我去了离老家走路需要花费一个小时的县城,因为,父母在那里。不过,起初我只是去了县城但并未去父母家,而是借宿在父亲的表姐家中。
那是第一次与爷爷分开,我很不喜欢新的环境,也很不习惯看似生活条件更好的县城……上学的日子里,我只在做一件事——倒计时距放假还有多少天!
每次见我回去,爷爷都会生气地呵斥我:“恩又跑乡下来做么的?下礼拜表来哈,恩也到爸爸妈妈跟头去住哈的!”,那时候,我只在这话里听到了责骂,所以总是委屈地站在一旁默不作声。
爷爷呵斥完我之后,便径直去向了厨房……这时候我又知道,爷爷要去做我爱吃的饭菜了,于是,我紧随其后,先一步坐进了“灶门口”……熊熊烈火已经开始炙烤着“乌漆墨黑”的锅底了,被燃烧的木柴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我想,它是在迎接我的“回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