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有人说,休闲谁不会,不就是游玩吃喝吗?有钱、有时间就行。可休闲是这样吗?
休闲相对应的是忙碌,是不是不忙碌就是休闲?当然不是,休闲是什么?休闲是指工作、学习之余轻松悠闲地休息和娱乐,它是一种活动,不是纯粹的休息。
所以我们看人们怎样对休闲的理解,百科说,休闲是指在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求得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休闲是一种心灵的体验,通过休闲一方面可以消除身体的疲劳,另一方面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可以这样说,休闲是指通过休闲活动达到精神上的放松和休息,并得到慰藉。因此,它包含了特有的文化内涵,是一种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生命活动。
中华古人对休闲就很讲究,赋予了很浓厚的文化内涵,如收藏字画,篆刻临帖,下棋弹琴,栽花养鱼等。现在的人更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并不断创新,除了前人这些高雅的活动外,又增加了如运动、旅游、都市休闲、农业休闲等。往往一到周末,“秋满休闲日,春馀景色和”,城里各名胜、各公园、各餐饮点人气爆棚;乡下更加热闹,农村新开发的各旅游景点、各种农家乐、各种农家体验,让前来休闲的人们乐不思蜀,流连忘返。
那么上面这些活动算不算真正的休闲呢?
德国哲学家Pieper在其著作《休闲》上说,休闲的时候,希望达到三个目标,第一是静,安静的静;第二是庆,庆祝的庆,休闲时的庆典,如马上到来的中秋节节庆;第三个叫做全,全就是完整,不再分裂。
静很好理解,我们休闲就是把自己从纷繁的事务中抽调出来,让身心安静、平静以至宁静。静就是一种很好的放松,身体放假,心灵休息。
庆也不难理解,休闲和娱乐是分不开的,娱乐就是庆。我们休闲的目的就是在这闲暇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寻找合适的欢庆活动,庆祝身心的全面自由。
那什么叫全呢?比如我是完整的人,我休闲的时候,我就要让自己恢复完整,不再一面忙于事务,一面又想着其它的东西。
可是对比这三个目标,我们自认为休闲的时候都达到了吗?
哈哈,可能一个都没有达到吧?
静了吗?一家人或一群朋友,扛着休闲的大旗,却一面接听着各种电话,一面安排着各种事情。虽躺在蓝天白云下,享受着和煦微风,可手里紧攥着手机,心里想着未了的头绪,这能叫安静吗?
庆了吗?是的,我们是沉浸在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中,感受着生命的喜悦和人生的快乐,但我们是否完全排除了我们日常工作的身份、角色、地位、阶级、财富等等?活动在继续,心绪却不知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就不能算庆祝。
全了吗?好像更难了,想做到心无旁骛不分裂真的很难,人很难脱离现实的世界,完全全身心地投入某项活动中,而是常常感到局促不安,这样怎么能让自己恢复完整?
所以休闲的时候,尽量让自己安静下来。平常这么忙,“偷得浮生半日闲”,这个时候还想杂七杂八的事情,就对不住这难得的闲暇时间了。不如让自己静下来沉思冥想,回归大自然,钓鱼的时候就想着钓鱼,爬山的时候就想着爬山,晒太阳的时候就想着晒太阳,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归于寂静。
在庆典的时候,要把自己回到最原始的情况,享受片刻的放纵,专注面前的节目。人不容易专注,因为在意太多的乐趣。讲到专注,不得不提一下歌手李健,他的谈吐、他的风格显示了他与众不同的涵养。他说他没有微信,他就是要避免手机对他的干扰。而我们呢,则已经养成一种习惯了,用手机不断地看朋友的信息,看朋友们在做什么,不断的晒照片,发感想,其实这些东西,对我们没有太多的用途,但我们已经离不开它了。因此在休闲的时候,专注庆典,享受欢庆。
我们都希望能够有全面的发展,但是现实是,哪一个人又不是被限制在某一个行业、某一个区域里面动弹不得?要想让自己恢复完整,就是要在休闲的时候解脱自己,释放自己。人生其实是个痛苦不堪的过程,我们面对无处不在的压力和挑战不断地调整应对,常会感觉累,觉得力不从心,觉得无所适从,像时时刻刻被捆绑住了一样。休闲时光为我们提供了解绑的机会和条件,让我们有回归自然,回到原始,归于寂静的可能。
有人说,太骄情了吧?休闲也有这样那样的讲究,哪还叫休闲吗?是啊,休闲不是简简单单的休息,也不是毫无目的的游玩,它不仅是一次身体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只有彻彻底底让自己休闲了,让自己归于静,归于庆,归于全,休闲才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为下一次的出发做了最合适的休整,为自己瑰丽的人生做了一次最安详的觉悟,让我们由生命的快乐升华到精神的愉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