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宴已过
过去这两年来,关于中国要不要花钱建设一个新一代基本粒子实验装置 —— 叫“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引发了很多争议。特别是顶级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提出了反对,他的理由是“盛宴已过”,花这个钱不值得。
经济学家早就知道,如果你不是一穷二白的发展中国家,那么靠增加投资和增加劳动力拉动的经济增长就是有限的。长期看来,经济增长的真正驱动力,只有技术进步。
人类因为技术进步而获得经济高速增长也就是最近这两百年的事情,历史上的常态是所有人辛辛苦苦地劳动也只能换来非常有限的财富。
要维持IT业中摩尔定律的增长,就是芯片工艺从几十个纳米到 10 纳米,到 7 纳米,到 5 纳米,每一步都可能面临很不一样的物理学和制造技术,你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研究人员。咱们单说研究人员的人力。完成同样的技术进步,今天需要的人数是过去的 18 倍 —— 这说明每个研究者的生产率降低了 18 倍。如果不是这些研究者跟以前的人相比变笨了,那我们只能说现在做研究的难度增加了 18 倍。
而现在的局面是,研究的人数越来越多,但是研究的生产率却是越来越低了。你仍然能维持一个看起来不错的经济增长率,但是你付出的代价 —— 也就是技术研发的成本 —— 却是越来越高。这样的研发是不可持续的。
————引用分割线————
换句话说,就是这样的经济增长率是不可持续的。
最后兑换成一句话。
股市增长不可持续。
我们从过去的200年里面得到了一个经验,经济是增长的,所以股市是持续增长的,所以只要定投股市的综合基金,那是稳赚不赔的。几乎所有的有名的讲投资的书都是这么告诉你的。
但是过去的200年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条件,现在已经没有了。就是科技的进步,现在已经进入了停滞阶段。
借用生活大爆炸里面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你问物理学界,那么已经50年都没有什么新闻了。
物理学其实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如果基础不再前进的话,那么其他学科的前进动力也是有限的。相当于你打多深的地基就能盖多高的房子,盖的再高就塌了。
打个比方,原来有个农夫每天都给火鸡喂食。所以火鸡以为每天都有食吃,每次农夫的出现都会带来食物。结果到了感恩节,农夫拿来一把火枪把火鸡打死了。
现在的科技发展更多的都是从技术方面来进行发展,比如说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这些技术的理论,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发展完了,只不过当时的技术不够。
到了现在连这种技术的发展都已经很少了。
所以,很难再出现一个股市长期跑赢所有投资手段(包括通胀)的局面。
投资者即将陷入一个不投资等死、投资找死的一个两难境地。
所以现在为什么要兴起一个行为经济学,就是因为现在赚取市场共同向上、经济增长的钱已经非常困难了。现在演化成要从别人兜里掏钱的境地。学会了人性和人道共同的弱点,才能从别人兜里掏钱。
横线以上为现今事实,横线以下为我的预测,看看就好,点赞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