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在生物界中,很多哺乳类动物都是雄性比雌性好看。比如雄性狮子的脖子周围会长鬃毛,显得它很雄伟。相比之下雌性狮子就普通很多,身上没什么装饰。
鸟类中,也有很多雄性的羽毛也比雌性的鲜艳许多。能开屏的都是雄孔雀,雌孔雀尾巴后是秃的,没那么好看。
而我们人类则恰好相反,女性比男性好看得多。
她们拥有光滑的皮肤,柔美的身材,声音和高耸的乳房。她们喜欢涂着口红,扭动着纤细的腰肢,晃动着一-头飘逸的长发,还喷着
香水。无论走在哪里,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我们男人就不同了。我们的着装以深色为主,并且还有很多男生也不爱收拾自己,头发乱糟糟的,饰品最多也就是一块手表,有的人连手表都没有。
不管是动物世界还是人类世界,雄性都是扮演追求者的角色,按理来说雄性都应该是比较花枝招展的,这样才更容易吸引到异性。
雄狮子的鬃毛在炎热的非洲草原上,那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不论是休息还是打架,都是又热又闷。但是为了吸引雌狮子,雄狮子还是在进化的过程中保留了这个特征。我们再看看雄孔雀,它的尾巴在不需要开屏的时候,那就是一个累赘。
拖着它也很容易被天敌发现。但是为了吸引雌孔雀,它的尾巴还是在进化过程中被保留了下来。
然而我们人类,女性作为被追求者,反而进化出了许多用来吸引男性的特征,这不是违反了大自然的进化规律吗?
这种现象不但没有违反大自然的进化规律,反而是基于人类繁衍特征的产物。
由于咱们人类进化出了硕大的大脑,因此生育生产对于母体来说也变成一个巨大的负担。我们人类的婴儿,本质上都是早产儿。如果等到大脑发育完全,婴儿其实是没有办法通过狭小的盆腔出生的。
所以,婴儿需要在出生之后,继续在母体外完成发育。人类的婴儿在六岁之前基本上没有任何自我生存的能力,必须由妈妈抚养。
而别的动物,像小鹿,生下来就可以站起来,几分钟后就可以独自去喝水、觅食了,它对母亲的依赖度就没那么高。
人类的女人要去照顾出生不久的孩子,相对的生存能力就会减弱,她需要有人来照顾她,照顾她的孩子,不断为她提供生存资料。
比如为她提供食物,帮她抵御灾难和坏人,这样她自己就可以专心抚养孩子。为此,她就会进化出很多利于吸引男人的特征,比如;凹凸有致的身材,能让男人神魂颠倒的脸蛋,去吸引男人为她持续的提供生存资料,来共同完成生育这件大事。
除此之外,女人还进化出了一个其他动物没有的特性,叫做隐性排卵。只有在排卵期的雌性才具备生育条件,也就是说,这段时期受精才有机会怀孕。一般动物在排卵期会有一些明显的表现。
比如大猩猩,它在排卵期的时候,母的屁股会特别红涨,那么雄猩猩就能判断出来哪一只在发情期,哪一只没有在发情期。
但人类就不一样了,排卵期的女人和平常没什么区别,并没有什么特别
的反应和表现。而且排卵期是不确定的,女人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排卵,
而人类的隐性排卵这件事情是最近一两百年才被发现的,之前的女人是不知道的。
那隐性排卵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呢?
你想和一个女人生孩子,可是你又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排卵,能不能怀孕,那你怎么办?你就只能一直留在她的身边,持续地与她发生性关系,直到开花结果。如果你中途放弃或者离开,她就有可能没有怀孕,或者生下隔壁老王的孩子来,那就麻烦了。孩子是不是你的你都不知道。
所以女性就是用隐性排卵这种方式,一点一点绑住了男人。
考虑到要选择一个长时间和她在一起的男人,女性在选择男人的时候就不单单考虑我们男人的价值是否高,她还会考虑我们男人是不是愿意持续的把我们的价值提供给她,而不会中途离开。
男人愿意在女性抚育孩子的过程中,保证她拥有足够的生存能力,这个意愿就叫做男人的可得性。
你可能会说:那照你这么说,我的可得性很高啊,女生应该愿意选择和我在一起才对啊。
这就涉及到可得性和需求感的区别,这是两个概念,比如说在大街上别人随便递给你一张报纸跟一个名单,这时候你会不会要?多数不要要对不对?
为什么?
人类最原始的想法是生存和繁殖。他会考虑这个东西太容易得到了,可能没什么用处,我不需要。
所以需求决定了购买力和可得性。
我们生活中也是一样,如果你毫无价值,不能够给别人带来价值那么很多人就会远离你,除非我们的亲人带血缘关系的以外。
这是因为我们人类的生存基因和需求决的。
当对方有需求的时候,你能够满足他的多少?
这就是可得性,我们常常不断的去挑战别人的底线试探别人的底底线。
就是想试探我们在对方心里到底重不重要,能不能够拥有和得到对方?
这是人类一种需求和安全感的表现。
当你给予的对方越多,那对方得到的就越多,说明你的可得性就会越多。
两性关系也是一样,当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一方比另一方付出的更多说明那一方更在意另一方,那么付出那一方的可得性就越高。
它是由需求吸引,跟安全感决定的。
你对女生的吸引越高,但可得性很低的话,那么安全感就越低。
比如她很喜欢你,但你就是不理她,她找你聊天你总是,嗯,啊,哦的回复她。
又或者是他总是付出的比较多,而你对他的付出很无视,那么慢慢的安全感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