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一项关于大学生毕业生的调查问卷中,高居榜首的是后悔过去几年没有好好学习,没有具备软实力,显示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过,是恐惧本身最让人恐惧。我们担心不能胜任,担心不能胜任,我们自卑,其实都是恐惧感惹的祸。
而恐惧感的产生,大多是因为我们想做但没有做的事情太多了。当我们真正专注于放下时,哪有功夫伤春悲秋呢?哪有时间困顿迷茫呢?
就像最近刚刚悟出来的道理:想的少的人走的远。活的纯粹,节约了时间,赚到了财富。
现阶段,每天还在守着微信公众号,及其饥渴的想喝一碗碗鸡汤,想吃一把把甘米饭,被一个个噱头标题吸引点进去,看完,很爽,作者讲的真对,我应该那样做,可关闭了这条,又重新点开了下一条,一次次地重复,即使脑袋有反馈,也被这碎片化的阅读所掩盖了。
我跟自己的要求是,读完一篇文章就得有所读的感悟,不然就是对自己的失不负责,时间是稀缺资源,你投入进去丝毫没有产出就相当于失败的投资者,注意力在哪里,产出就在哪里,不要小瞧一篇文章。
这也要求在备考这为数不多的日子里,对自己负责,政治上多次强调实践是掌握真理的唯一标准,读别人的阅读笔记,读别人的反思干货,都不如有自己的理论加实际路线好,经典书还是自己读的好,别人的再好也是二手的,干货于我们仿佛是我们了解了就等于真的懂了,还有,白送的干货,是不大被珍惜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