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真善美的持久性

论真善美的持久性

作者: 建东在线 | 来源:发表于2022-09-27 10:12 被阅读0次

哲学科学爱智求真,伦理法律求善与公正,宗教似乎杂糅了求真和求善,宣称对真理有垄断的解释权,将伦理升格成关乎来世赏罚的诫命。爱智、信主、重德这三大文化主流均是强调真与善,对美的追求似乎仅是贵族圈打发无聊的调味品。

真,是理性发端。人发觉到感官的不可靠,于是努力寻求感官感受背后的“实相”,从泰勒斯的“水是万物本源”到康德的“物自体不可知”,都是在寻求万物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之后,分科之学诞生,近现代知识大爆炸后,各学科前沿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真理”“真相”被颠覆的周期也越来越短,人们逐渐认识到,“真理”这个词已经不适合,脱离主观解释的真理真相是不存在的,于是代之以“模型”,所谓真理真相,就是满足逻辑三洽(自洽、他洽、续洽)的好模型好解释。

善,应是生物属性的升华,母亲对子女的护佑是哺乳动物基因的表达,互帮互助是群居动物基因的表达,不如此行为的个体便难以留下后代。人自幼便渴望善与正义,不过善与正义在不同的地理条件与文明文化下有各式差异,甚至可能截然对立。

美,应是感官愉悦的升华。晴朗的天空与生机勃勃的环境代表着安全与食物,对称的五官与匀称的身材代表健康与生育力,稀有的色彩与形状代表独特与创造力等。

按个体性而言,真,是最难以个性化的,就科学而言,它是严格的“同行评议”下的公认,就哲学而言,它是被认为无法触及的。所谓个人的真理,要么是对某些公共知识的接受,要么是出于自我需要的的独断,不会有谁承认某个真理属于你。

善,是较难个性化的,你从小生活在什么文化土壤上,就会耳需目染地认同周围人的善恶观,当你与周围人的善恶观有差异甚至针锋相对时,你便成为这个社群的边缘人,你也难以实践自己独特的善恶观,直到你融入了与你善恶观一致的新团体。

美,是最容易个性化的,一个人对美的理解与鉴赏,显示了ta的口味与趣味,同时显示了ta的个性。多数人认为奇怪的东西而你认为美时,通常不会有人说你是错误的或不道德的,而只会说你是特别的或难以理解的。

当尼采说人要在无意义的世界上自己赋予意义,那人生意义不是真理性质的,不是道德性质的,而是审美性质的。你的个性与偏好决定了你的人生意义与他人的人生意义不可能完全一致,这便是趣味与口味的表达。

相关文章

  • 论真善美的持久性

    哲学科学爱智求真,伦理法律求善与公正,宗教似乎杂糅了求真和求善,宣称对真理有垄断的解释权,将伦理升格成关乎来世赏罚...

  • 论真善美

    育儿的道路上,要引导孩子学会“真善美”,一个人可以没有知识,但是不能没有道德,这是立人的根本。人类追求真善美,就是...

  • 论人性的真善美

    最近看到一个视频,内容大概是一个女的,走在大街上,突然被身后的人拿刀割个脖子,所幸伤口不是太深,但是一直在流血,过...

  • 论男人的持久性

    想必很多已婚女士或者打恋爱持久战的女性同胞们意识到,老公或者男友已经不再像恋爱初期和热恋时那样对自己百般爱护和关心...

  • 论地摊经济的持久性

    地摊经济,讲真的,多少人是去体验生活,多少人是觉得“好玩”,他们又能坚持多久呢? 那些真正靠摆地摊讨生活的人,吃着...

  • 持久性无感知

    持久性无感知 持久性无感知 (PI) 是指需要保持不变的类型,但其代码不受所选择的持久性技术的影响。 .NET 中...

  • 读《人生十论》2——适与神

    钱老在《人生十论》的第二论里谈到了“真善美”,他认为,西方人将“真、善、美”三种价值观念作为人生向往三大标的尚有一...

  • 前端安全防范措施,xss攻击和csrf攻击

    xss 跨站脚本攻击 简单来说,就是攻击者想办法将可执行的代码注入页面。 分为持久性和非持久性。持久性就是攻击的代...

  • 论“网红持久性”观后感

    今天细观叫兽写的文章,关于论网红持久性(非身体),陈述人们对网红的热衷存在刺激适应一种现象,说人话,就是有个人揍你...

  • 持久性

    有时候总发现自己干一件事儿,干干就没有持续的力气了,是自己没有长性吗?还是其他原因,本来这两天状态调整好一些,但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真善美的持久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sf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