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边做家务边听旷智勇老师的亲子教育直播回放,我听到了一个值得我深入思考,剖析的点。
如果我能把内心深处的结一一找到,就能解开与孩子关系不和谐的所有问题。
老师说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里面的女主人公和我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我在故事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女孩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从小父母就告诉她:姐姐要多让着弟弟。
家里有好吃的,好玩的,很多时候都不能平均分配。甚至有时候要完全让给弟弟。
女孩小时候,虽然不哭不闹。可每次被父母不公平待遇时,当下,女孩都不敢对父母表达想法或发泄,对于父母的安排又不敢反抗,内心深处,肯定有很多负面情绪,如:愤怒、委屈、怨恨、伤心等。
当父母这样对待女孩,还对女孩说:爸爸妈妈永远爱你,会和对待弟弟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此时,女孩即使嘴里不说,内心肯定会说:爸爸妈妈都是骗人的,你们只爱弟弟一个人,根本不爱我,我就是多余的,不值得被爱的……
当这些负面情绪一次次被压抑到心底,负面信念一次次被强化,等女孩长大结婚后,就会出现后面的故事。
女孩小时候被伤害的心灵如果一直没被关心过,允许过,她的心灵就一直停留在受创伤的小时候,只是身体长大了而已。
所以,当女孩长大找了另一半,她会有勇气把自己压抑多年的负面情绪发泄出来了。
当她找了一个爱她90%,爱自己10%的丈夫时,因为女孩从小带有一个内心创伤:我是一个没有人爱,是多余的,我是一个不值得被爱的人。
所以,女孩看丈夫只能看到那个爱自己10%的他。女孩会经常在生活中抱怨伴侣,找不被爱的点,证明对方不爱自己。
慢慢地丈夫由90%爱她,变成80%、70%、60%……直到最后走到离婚的地步。
当女孩内心深处的负面情绪不被疗愈,思想观念不改变,看问题的角度不变时,她即使离婚,重新找个人结婚,还会出现同样的结果。而且,这种模式很有可能会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
所以,疗愈小时候的自己太重要了。
小时候,我也是被父母忽略的孩子。我还经常听父母和奶奶说:养女孩没用,最后都是别人家的人。
因为我小时候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太多,对父母的怨恨有很多很多。虽然我写了很多篇疗愈文章,可,我还有很多小时候的创伤没疗愈好。所以我和孩子的关系很不好。
疗愈小时候的创伤,并非去怪罪曾经的父母,而是用另一种视角看待当时的自己与父母,体谅父母的不容易,包容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包括我们的父母。
还要知道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已经尽当时最大的努力了,他们带孩子的模式也是跟他们父母学的。所以,去释放对父母的怨恨,原谅他们,也放过自己。
我得好好回忆孩子每个让我生气的背后,因为那就是我小时候未被允许的负面情绪压抑到心底的还原现场。所以,现在,我看孩子很多地方都是毛病,没办法接受,看孩子哪哪都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