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跟几位妹妹一起去学习,让我发现了自己的弱点:害怕跟人打交道,也就是传说中的“社交恐惧”,并且最近几年似乎更把自己封闭起来了。几位妹妹与人交流起来都很自信、开朗、自然、大方,和谁都可以侃侃而谈,而我却逊色很多,并为此忧虑。我并不是不愿意与人交往,而是在和任何都谈话前自己都有很多“内心戏”,总是在交往前先预设一番,他会不会在忙、对我的话题感兴趣吗、我这样的方式合适吗、措辞需要调整吗……总是打好腹稿之后才能“出战”,但其实别人的想法我并不知道。
就像临出来前,跟一位领导申报发一个文,我以为很难怕自己处理的方式不合适、怕被拒绝,没想法发给他之后,他回复到:非常好,我们支持!并且马上就落实了。但是我在此前却焦灼了四个小时。还有培训期间要与一位校长联系,本以为他会高高在上,没想到我说清缘由后,他马上就安排人落实了,确实与人交往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那,只是我不敢迈出这一步而已。
生活当中,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社交其实是展示风采的重要方面。有些人常常不由自主地退却,或硬着头皮去了,却因表现失态而让好机会白白溜走,于是懊恼、后悔,可当下一个机会出现的时候,他们又开始胆怯、犹豫、心慌、手颤。久而久之,他们的自信心在一次次窘态中消耗殆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交恐惧症。
特别对于许多刚离开家门步入社会的人来说,结交新的朋友,融入他人的社交圈子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在社交上总有一些手足无措的感觉,不知道怎样做才能和大家打成一片。我感觉我就是这种人,和熟人还行,但是要和自己并不熟悉的人和事打交道就有些发怵。很多时候会羡慕那些“自来熟”的人,但自己却做不来。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都有和别人交往的需要,否则就会有孤独、寂寞、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是,人的交往能力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后天环境熏陶和有意识地培养下产生出来的。远离社交恐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积极的方法
1.不否定自己,不断地告诫自己“我是最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2.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只要尽力了,不成功也没关系。
3.不回忆不愉快的过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没有什么比现在更重要的了。
4.友善地对待别人,助人为快乐之本,在帮助他人时能忘却自己的烦恼,同时也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存在。
5.找个倾诉对象,有烦恼是一定要说出来的,找个可信赖的人说出自己的烦恼。可能他人无法帮你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你发泄一下。
6.每天给自己10分钟的思考,不断总结自己才能够不断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7.到人多的地方去,让不断过往的人流在眼前经过,试图给人们以微笑。
参考资料:搜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