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提问题有技巧,你get到了吗?

提问题有技巧,你get到了吗?

作者: 左爱情右面包 | 来源:发表于2020-04-21 19:58 被阅读0次

一、为什么要提问?

【1】提问的好处:开场,激发大家的思考欲

例如:老师与同学的互动

我想你们平时在生活中是不是很少提问题啊? 

素宣:其实大家觉得多点问好,还是少点问?

以上的开场,其实是在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引导思考,同时说着说着就引导出我想要说的东西。

敲重点:这叫引导式提问

【2】提问的收获:可以通过提问找到自己的“答案“

例如:老师再通过提问讲解”提问的好处“,并举了栗子↓

其实我在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引导你们去思考,同时让你们说着说着就引导出我想要说的东西。

如果我一开场就上来 直接说了如何提问的答案 ,大家会觉得怎样?

其实牛人很擅长提问题啊。

【案例】

我一个老师的创业导师和她的合伙人,还有我身边所有牛逼的人,他们都是很擅长提问题的。尤其在向牛人取经的过程中,他们的聊天中就是不断通过各种提问题,然后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她教我,去拜访一个人之前,一定脑里要想好几个问题,然后再聊天中不断通过提问去问过来。

问题绝对不能大,比如如何挣钱,基本不会有人正面回你,通常对方会回:“我没挣钱。”然后话题完毕。

问题来了:那么,你迫切想知道对方怎么挣钱的【尤其在你的那个行业里的对标任务】,怎么办?

技巧:就是将这个敏感又空大的问题拆分成几个细化的问题用递进方式去提问。

比如:你们说的,公司的业务,或者是带着自己的方案去请教。都是细化的问题。

切记:问空大的问题。

比如:你一来就问我,怎么做饭?

正确问:柳清,你今天发的朋友圈做了道鲍鱼鸡,这道菜怎么做?

我:那我就可以给你教程,回答你啊。

所以,大家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犯的一个提问错误就是:问题太大,或者太泛

【3】所以提问题三个误区小结:

第一,问题不要问的太广泛要细

第二,问题不要一口气问太多,要精致

第三,问题基础能百度的不要问人

二、如何提问-原则

【1】关键点:问题要细化

提问题的时候,切忌就是把问题问得非常宽泛。要细化我们的问题,比如说一来就问啊怎么挣钱呢?怎么画画啊?怎么编程啊?这些问题基本上你问了也白问。

除非你是遇到我这种超级锦囊相授的老师,其他老师基本就说你问的问题太大了,我没法回答。

解决方案:

这个时候呢,你应该细化你的问题。

(1)如何细化问题?

栗如:老师同样用【提问】方式传授如何细化问题,并举了栗子↓

大家觉得学画画  可以把问题如何细化?

[线描]

[如何能每次把线画直]

比如,我最近呢对这个油画非常感兴趣,我想问一下你在如何入门画一张油画呢?

敲重点:必须问细,问细才有可能提高回答的几率.

举错误的例子:

提问-------说你见到一个成功人士,你一来就问,你是怎么这么成功的?

那说实话基本上很难去回答,大家就只会拿几句金句敷衍你,比如说你要努力,你要勤奋。(不是对方想敷衍你,是你提的问题太“大”了,别人也很为难。)

那实战派都是基本上从先做到,然后除非他有教人带人的需求,否则不会像老师那样子有各种观点、方法论、结合书籍经验各种给你讲解。

很多时候,他们的方法论就在脑子里,还没有非常体系化的梳理出来,所以你问的时候要问细,也就是从小事问起。

提问题的第二原则:不贪多

【2】关键点:不贪多

栗如:有没有人私聊你的时候,一下子问了五六个问题。。。

你都会不知道自己要从哪里说起,并且心理产生巨大的压力或阴影。

提问者注意:

即使是付费,也要学会提问,注意问题细化、不贪多。你把老师吓跑啦,最终损失的是自己,相反如果细化问题后再去提问,老师会喜欢你。获得的知识金币就越多。

【3】关键点:百度有的不要问

敲重点:

百度有的不要问    百度有的不要问    百度有的不要问

因为搜索比你提问得到的答案更速度,学会搜索也是一种学习+内化的能力。这种能力最大受益者是自己。如果什么都问会认为:伸手党。

情感银行不轻易透支

我们要把人脉用在关键时刻,而不是时时刻刻都去消耗,就像我们的钱一样不是有的没的都去买。问题是懒,可以,可我们之前说过情感银行,你帮人就是存款,找人帮忙就是取款。

能百度的,干嘛还要去透支自己的银行存款呢?

【4】提问题三个误区小结:

第一,问题不要问的太广泛要细

第二,问题不要一口气问太多,要精致

第三,问题基础能百度的不要问人

三、网络“搜索”的技巧

【1】什么叫联机思维

单机思维就是自己思考,不求助他人。

【2】单机的例子数不胜数

我们每个人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传统时代,我想出去和别人交流,总是希望自己先学好一门学问,然后再出去跟同行交流。因此没学好——拒绝交流——更难学好,我们只剩下埋头苦学的功夫。

过去的学习,需要一个人把有用的知识都钻进大脑,但今天我们应该意识到人脑已经不能在所有场合都战胜电脑了,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借助外力,借助联机放大自己的能力。

【3】种借力的方式联机放大自己的能力

(1)一种是向网络借力

①有问题先网络搜答案:

有问题,必须潜意识的一个反应是:有问题先去网络搜索答案。

不同的问题,找不同的搜索引擎,比如百度,知乎,简书,还有搜狗微信(搜索公众号的平台)等这些都是不同的风格回答。

②用对关键词,你才能有好结果。

在网络上去搜索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有关键词力。也就是我们通过搜索关键词,可以找到我们想要的内容。

比如说高效学习者总是各种搜索引擎的重度依赖着,遇到任何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去问自己,下面三个问题:

这个问题有人研究过吗?

他的研究最可能去哪里分享?

我用什么关键词最可能搜到?

题外话:

很多人之所以不太喜欢搜索,其实不是因为搜索引擎没有效果,而是他们不知道怎样搜索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只要能解决问题哪个方式都可以。

(2)一种是向书本借力

曾经有著名大咖说过哈,世上无新知,只作新词汇。

看书籍咱们也是有分难度阶梯的,我们可以先从这个简单的书籍开始看起。

比如:

图解的这种通俗易懂的是入门书籍,

其次是专业度比较高的书籍,

最后才是最深奥的书籍。

一步一步踏着难度阶梯来,而不是一开始就看非常复杂难懂的书籍。

(3)一种是向人借力

向大咖学习的时候用提问题的方式去学。

当我们拆解了问题,应当对应有结果的人。

如何向有经验的人求解?向有经验的人求解3种办法:

① 行为观察法

提前对对标人的工作做出预设,并分步骤、分类型详细记录,如下表所示。

关键环节进行比对,提取要点:把每个环节中厉害的人是如何做的,而普通人是怎么做的,进行有效比对,找到牛人的经验。

② 焦点访谈法。

思考问题,拟定提问步骤和方式,带着问题去提问。

比如:面对一个技术专家你向他取经,你可以这么问“

您在从事这项工作的心得是什么?

•关键环节有哪些?

•第一步,会碰到什么挑战?您是怎么做的?用到什么工具?

•能具体说一些吗?

•能举一些实际的例子吗?

•除了以上之外,还有吗?

•我想和您确认一下,你刚才谈到第一步,最重要的是以下几个

观点,……,是吗?

•那第二步是什么?

•以上是非常配合的情况下哈,表达大概意思就是这样。

具体要看对方是什么性格的人  还有和你的关系  你平时积累的情感账户如何。

③ 付费咨询法

付费就不用透支感情账户了。可付费毕竟付费了,还是要细化问题、才能获得精准回答,千万不要贪多一次问多个问题,对方会懵的。百度有的也别问了,你花的是钱呢。

付费继续那就简单直接省掉了很多不必要的弯路,有价值。

【4】一种是向课程借力

系统学习是最偷懒的进步方式------金句

跟大咖请教,我也最起码知道要怎么问了。

相关文章

  • 提问题有技巧,你get到了吗?

    一、为什么要提问? 【1】提问的好处:开场,激发大家的思考欲 例如:老师与同学的互动 我想你们平时在生活中是不是很...

  • 中国的城市用日语怎么说?

    昨天跟你们分享了能快速让小白get的日语学习技巧 那各位老铁真的get到那个技巧的点了吗? 我相信你们应该是get...

  • 读完一百本再来说写作吧

    谈写作技巧的文章在简书颇受欢迎,但是读完这类指导你写作的密码,你真的有get到什么了吗?十有八九还是回到当初的自己...

  • 2018-05-08

    不善表达的你,get到这些情话了吗?

  • 沟通技巧你get了吗?

    服务业最忌讳的就是客户投诉,而我工作的一部分就是处理客户投诉,今天有位车主,因为保险退保的问题,投诉到保监会,这位...

  • 2021.9.23

    get到很多拍照技巧

  • 单身男女的六个约会技巧

    想要脱单,摆脱耻辱的“单身汪”称号,这些约会技巧你都get到了吗? 约会技巧一、清新的口气 你可以不善言辞,但千万...

  • 人人都能get到的读书技巧,你掌握了吗?

    说起读书这件事,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谁还没读过几年书呀,对吧?读书这件事,说它重要,它好像也不顶什么事,有人读了一...

  • 摄花的那些事

    十一长假期间,朋友圈发的手机摄影技巧,你get到了吗?我偷偷的实践过那些摄影技巧哦。拍摄效果非常不错得呢。 拍静物...

  • 今天你提肛了吗?

    今天你提肛了吗? 今天你提肛了吗? 几年前,我老感觉肛门里有个东西,老想解大便,还总感觉没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提问题有技巧,你get到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wp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