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养过娃的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受,喂孩子吃饭,简直就是一场打仗。
如果你觉得让孩子自己吃饭是一件很头疼的事,那么一定是你的方法出了问题。
其实,大家在喂孩子吃饭时,有没有想过,孩子不能自己独立吃饭的原因呢?
是孩子的动手能力差吗?
还是孩子不饿呢?
又或者是饭菜不合胃口,不好吃?……
如果都不是,那么做父母的是不是要考虑一下,是谁“剥夺”了孩子自己吃饭的权利呢?
追着孩子喂饭吃,这不是爱,是溺爱!
针对孩子不爱吃饭,小编总结了五个做家长的不良习惯,对比一下,看看你中招了几个?
一 让孩子自己吃饭
“让孩子自己吃饭?那简直就是一场大型的车祸现场”,这是我身边的一位宝妈的感触。对于这一点,相信很多家长也是感同身受。
吃个饭脸上、身上全都是,如果再有个汤汤水水,一顿饭下来,就跟洗了个澡一样。如果再来个红心火龙果,那场面甚是恐怖。
所以,很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吃饭效率,就会选择亲自喂饭给孩子吃。这样既干净,又卫生,重点是还可以免去了孩子自己“祸祸”食物的机会。
但是,这种方法虽然节约了孩子进食的时间,也提高的进食的效率。却没能培养孩子自主进食的习惯。为日后喂饭埋下了伏笔。
正确的方法:
从宝宝6个月吃辅食后,家长就要有意的训练孩子自主进食的习惯。让孩子学会自己抓食物,或者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小勺,让他自己吃。
这么做不仅可以练习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二 吃饭时,疯狂地催促孩子
很多孩子在吃饭时,都是喜欢边吃边玩。那吃饭墨迹的程度,不禁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调整了放慢进的按钮,开通了0.1倍的放慢。
孩子正常的进食时间应该把握在30分钟。可以,对于一些急性子的家长来说,看着孩子边吃边玩,这暴脾气就忍不了,必须上前说几句,解解气。
可是,催促孩子吃饭,也是不对的。
正确的方法:
给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用餐时间。
如果孩子吃饭时边吃边玩。
首先,父母要找到干扰孩子不能好好吃饭的因素,比如:手机、玩具等。然后将其拿走,或者关闭。
其次,给孩子设定吃饭时间。一般是20~30分钟。如果孩子吃饭磨蹭,时间到了家长只需要将食物拿走。并告诉他这次的吃饭时间结束,没吃饱也只能饿着,等着下一顿开餐。
三 食物做得过软,无法锻炼孩子的咬肌和咀嚼能力
在孩子刚出牙,或者还没有出牙时,很多父母都会担心食物太硬,孩子咬不动。于是,就会喜欢做一些面条,或者是粥一类的。
其实,这种方法非常的不明智。
正确的做法:
孩子不喜欢吃太硬的食物,可能是他的咀嚼能力有限。
但是,长期吃汤面、粥等不需要咀嚼且含水量较高的食物,不仅无法刺激孩子锻炼咀嚼,还可能导致孩子“进食量不足”,虽然看起来吃得不少,但实际进食量不能满足正常生长需要,甚至导致生长缓慢。
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牙齿萌出和对食物接受的情况来调整食物的性状,提供性状粗细能够被孩子接受,稠度相对较高的食物。
同时,家长在喂孩子吃饭时要作出咀嚼的动作,引导孩子模仿。日常可以为他提供能锻炼啃咬的磨牙饼干等功能性食物。
四 不爱吃菜就用水果代替
蔬菜和水果虽然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比如维生素含量,脂肪含量等。但是,蔬菜和水果却不能互相代替。
水果和蔬菜的营养结构不同。
蔬菜中不仅膳食纤维的含量远远高于水果,而且它所含有的是不可溶性纤维,具有促进肠道蠕动、清除肠道内积蓄的有毒物质等作用,能有效地防治便秘,这是吃水果无法达到的功效。
正确的做法:
1、可以把宝宝不爱吃的菜叶切成小块,混合着其他的食物一起吃
2、把蔬菜做成可口的沙拉
3、把蔬菜做成孩子喜欢的卡通人物,增加趣味性
4、让孩子参与洗菜、做菜的环节,让做饭变成一种游戏
正所谓,吃自己做的东西最香了。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教会孩子认知蔬菜,还可以分辨蔬菜的种类,颜色,形状等。边玩边学,做好的菜还能吃。相信孩子一定会喜欢。
五 靠零食填饱肚子
关于给孩子吃零食,正确的逻辑应该是孩子正餐吃得好,可以吃零食,正餐吃的不好,零食要暂缓。
而不是大家理解的那样,正餐没吃好,得吃点零食垫垫肚子,这样只会陷入“正餐吃得少→多吃点零食→零食吃太多占肚子→正餐吃得更少”的恶性循环里。
正确的方法: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提出:
零食最好安排在两次正餐之间,比如上午9~10点一次,下午3~4点一次,晚餐以后除水果外尽量不要吃其他零食,特别是甜食。
睡觉前30分钟不宜吃零食,一天吃零食不超过3次。
最后我想说,想让孩子培养良好的吃饭习惯,我们大人的榜样力量不能忽视,孩子3岁前是行为教育阶段,定再多规矩,立再多条条框框,都不如家长自己以身作则。
俗话说的好,嘘寒问暖,不如打笔巨款,那么在孩子吃饭这件事上,那就废话少说,直接做给娃看!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