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强,从两三岁的幼儿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尤其是十几岁的青少年,对手机越来越痴迷。手机成瘾似乎已成为现代人的一场甜蜜的劫难!
亚当·奥尔特的《欲罢不能》主要就讲了“行为上瘾”的来龙去脉,书中将网络成瘾类比于毒瘾。
冰毒刚出现的时候,当时人类对它的认识尚不全面,对它带给人的利与害尚不能衡量。
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做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初尝冰毒后发现,这种东西有助于增强自己的愉悦感,而且吃了冰毒后明显增加了他的思考能力和写作热情。为此,这位大师完整经历了从“吸毒”到“戒毒”的一场磨难。
后来随着人类对冰毒认识的加深,发现这种东西比带刺的玫瑰要可怕数倍。
手机成瘾与冰毒成瘾所引发的瘾,虽然在根本层面上有本质区别,不过二者引发的“瘾”皆由于刺激人脑中的某一种中枢神经而引起了“愉悦”感觉,而这种愉悦感会让人从此欲罢不能,最终离不开它。
书中还提到,冰毒上瘾后可通过环境改变来戒除。
例如,参与越战的美国士兵在战场上由于生活的无聊和不安定而沾上了毒瘾。这些士兵回到美国后,多数并没有特意戒毒就不再吸毒了。
研究者发现,他们成功戒毒的原因是,回到故乡后,他们回到了正常的生活场景之中,精神有了依托,毒瘾就自行消退了。
反观现在的手机成瘾,戒除起来并没有冰毒那么容易。
首先,手机成瘾对人的危害不像冰毒那么明显,它具有一定的隐秘性,而且其“毒性”并不像冰毒那么惨烈。
其次,手机已经成为现在人生活中的必需品,手机与人寸步不离,它对人的绑定更加紧密。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哪天出门忘记拿手机,会整天心情忐忑,像掉了魂一样坐卧不安。
更为可怕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手机有毒,他们只会感叹,大家都这样,这很正常。
当”吸毒“成为习以为常,也就丧失了对它的警惕性。
那怎么办呢,把手机扔掉吗?当然不是。
做到以下几点,起码可以把手机的“毒性”降到最低。
01/ 意识到手机是一把双刃剑!
手机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科技产品,它像多数科技一样,是一把双刃剑。
它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无限广阔、极度丰富的新世界;同时它也耗掉了我们很多宝贵的时间,吸走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
它让人类实现了“地球村”的梦想,也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有研究指出,电子屏幕会改变大脑结构,让人变傻变笨。先不论这项研究结果的对错,变傻变笨可能是手机对人的远期危害,从近期看,注意力下降、记性差、易焦躁是手机对我们肉眼可见的影响。
意识到手机的“双刃性”,就会对它有了一定的警惕性,不至于过度沉迷而不知。
02/ 限制手机应用时间。
不光孩子应该限制,成年人也不例外。减少手机应用时间,就是给自己节省时间。什么最贵?时间啊。
所以要下决心从手机中将自己解救出来,不再沉迷其中。
把那些消耗你过多时间和注意力的APP卸掉,或对这些APP进行应用时间限制。
哪怕无聊到发呆,也要忍住不打开。
其实发一会儿呆就像打个盹一样,是脑袋放空的一个过程,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要允许自己有发呆的时间,给自己留出无聊、无事可做的空闲时刻。什么碎片化学习,碎片化娱乐,见鬼去吧。
03/合理利用手机
手机最基本的作用是通讯。
有不少大咖人物,早已抛弃智能手机,要么用老年机,要么直接不用手机。为什么?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干扰,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还是那句话,时间是最贵的,注意力是无价的。
手机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学习工具。
不管想学什么,不管有什么问题,上网一搜,天下我有。这是个学习的黄金时代,只需一部手机,几乎可以得到一切想学的知识和技能。
手机也是个娱乐平台。
听音乐、K歌、玩游戏、刷小视频、看影视剧,几乎所有的娱乐项目都可以在手机上实现,累了、烦了、焦虑了,娱乐一下,放松一下没什么,适可而止就好。
关键是能够适可而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