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国藩传 第八章 23.12.12/13/14

曾国藩传 第八章 23.12.12/13/14

作者: 澜图 | 来源:发表于2023-12-11 06:30 被阅读0次

每天早晨5:00-6:00分享读书笔记,今日分享曾国藩传第二卷第八章。欢迎关注,更多好书笔记与君共享。

第八章 江西困境与“大悔大悟”

1. 九江大败后差点儿自杀

咸丰四年(1854)九月上旬,曾国藩奉命率师直向江西重镇九江推进。曾国藩此举一方面是迫于皇帝的严旨,另一方面在两湖的辉煌胜利后,也有些过于自信。

九江位于长江与潘阳湖之交,是长江中游的重要城市,战略位置非常关键。这是曾国藩的战略布局中,是继武汉后的第二个重要战略节点。

太平天国失去武汉后,就派人在九江严密布防,在长江江面上横栏了铁索六道,一端连接田家镇,一端连接半壁山,铁索下面还有小船且安装了枪炮。

观察形式后,曾国藩决定先攻半壁山,派陆军的罗泽南,李续宾从马岭坳强攻半壁山,这两人都是猛将,士兵也是精锐,在强攻之下以少胜多取胜。在水师彭玉麟和杨载福率领下,又拿下田家镇。半壁山和田家镇战役是湘军前期军事战争胜利的最高点。此时,若再拿下九江,占据长江中游,镇压太平天国,胜利在望。

湘军顺流而下,直取九江,但此时的兵力已疲。曾国藩派陆军围攻九江城,派水师打九江对岸的湖口。太平天军节节败退后,这次太平军准备的远比以前充分,缩短战线,集中兵力,加强指挥,全力据守九江、湖口两城,与湘军决一死战。

2. 曾国藩与胡林翼

太平军在湖口袭击湘军水师成功之后,重新控制了长江航道,分三路发动战略性反攻。曾国藩反思总结并恃上书给咸丰:一是武汉克复应当留重兵驻守。二是九江未破不应进攻湖口。而咸丰不同意此看法,认为是曾国藩指挥上的疏忽与无能造成的。

湖口之败,湘军元气大伤,曾国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陆师之上,指挥塔齐布、罗泽南继续围攻九江,希望能早日攻陷城池。久攻不下,焦灼的塔齐布吐血而亡,曾国藩顿失依恃,抚尸大哭。紧接着内湖水师统领萧捷三中炮阵亡,曾国藩只剩罗泽南一部可用。就在这时,胡林翼来信请求支援,要其帮助收复武汉。此时的曾国藩正泥兵九江城下,进退不得,确实是出了一个难题,不放罗泽南,武汉确实一时难以拿下,放走罗泽南,曾国藩自身安危难保。一番犹豫之后,曾国藩还是派出了罗泽南,还从塔齐布中抽调彭三元部,普承尧部,编入罗军,以增强其实力。在关键时刻,曾国藩顾全大局的胸怀实为普通人之所不及。

罗泽南走后,湘军水师已失去战斗力,曾国藩的部队困守在南昌和南康两府的狭小地区,文报不通,联系中断,送家书都得用隐语蜡丸,化装潜行,即便如此,也被太平军识破,被捕杀上百人。曾国藩也面临被杀的危险,家中长久得不到通信,生死不明,曾家人非常焦急,二弟曾国华赶往湖北找胡林翼想办法去救援大哥,胡林翼也非常重视,慷慨拨出四千军队,交给曾国华统领,开赴江西。曾国华先后攻陷咸宁、崇阳、通城、新昌、上高等地,打通了江西与两湖的通道。

就在曾国华从军数月后,三弟曾国荃也弃文从武,率兵前往江西救援。兄弟们的到来,让曾国藩得到一定程度的救助。同时,太平军从西征战场大量抽调太平军回救天京,参加攻破江南大营的战斗。此后,江西太平军基本停止进攻,曾国藩终于绝路逢生,解除了生命危险。

3. 被皇帝拿掉兵权

曾国藩不仅陷入军事上的危局,政治上也陷入重重泥沼之中,主要是曾国藩没有实权,湘军出省作战实行的是“就地筹响”,江西省官僚系统负责供饷之责,但是江西巡抚陈启迈,气度狭隘,寸权必争。陈氏对曾国藩指手画脚,但曾国藩的性格直来直去,拒不从命。曾国藩上书弹劾陈启迈,被咸丰下旨革职查办。但江西其他官员并不引以为戒,反而变本加厉,给曾国藩下绊子,设障碍。因此湘军的军饷得不到保证,部下长期陷入饥困,为了吃到一口军粮,甚至会冒险而死。正在曾国藩痛苦万分之时,忽然接到父亲曾麟书去世的讣告,这个噩耗此刻倒成了摆脱困境的天赐良机。他上书皇帝要求回家守孝,未等皇帝回复,便以径自回到了湖南老家。皇帝也不得不给曾国藩三个月的假期。曾国藩假期将满,他不想回军营,便奏请在家守三年之制。皇帝当然不批准,曾国藩又上奏折,要官衔和实权,但是咸丰却与曾国藩较上了劲,批准他在家守制三年,实质是解除了他的兵权。曾国藩也没想到,苦战数年竟是这个结果。其实,是曾国藩不知道自己的性格得罪了很多又权势之人,在朝中的很多人要排挤并要解除湘军,最好一并消失。

4. 蛰伏两年,完成“脱胎换骨”

曾国藩解除兵权后,他就患了“怔悸之症",卧病在床。原本自诩硬汉,现在举动大异常态,整日生闷气,动不动就骂人,常常夜不能寐。在极端痛苦中,他翻阅了老庄著作,从圣人之言里,他恍然大悟,渐渐地,曾国藩的心也静下来了。他反思过往,发现自身有很多致命弱点: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一味刚强。他意识到自己行事过于方刚,表明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在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路柔弱退让之人。以前他所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需手段。

曾国藩也请好友多提意见,其中好友罗汝怀之处自己为人处世的四大缺点:偏激,好名,喜欢公开批评谈论别人的过恶,做事有始有终,待人接物过于怠慢。曾国藩居家一年多"大悔大悟",原本以为平定太平天国之战与自己没有关系了,但是机会又来了。曾国藩居乡期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千方百计、绞尽脑汁,为曾国藩创造再次出山的机会。胡林翼是一个懂得感恩之人,他一直记得当初曾国藩的帮助,给过他兵和大将,才使得自己有收复湖北全境的机会。曾国藩在江西受困时,胡林翼把协济曾军作为自己的义务”馈军源源不绝“。胡林翼多次给咸丰提议复用曾国藩,在天京内讧之后,江南大营进展并非顺利,咸丰环顾四周,确实没有其他合适人选,只好同意胡林翼的请求,令曾国藩办理浙江军务。

曾国藩收到咸丰的上谕,立刻出山,不再提任何条件,原本咸丰还以为曾国藩赌气不出,曾国藩的变化,朋友们都很惊讶,主要有以下变化:

第一,他变得和气、谦虚、周到了。

第二,他对皇帝,不再那么直言不讳,而是学会了打太极拳。

第三,他不再慎于保举,而是“同流合污”了。

就这样,曾国藩完成了自己的“中年变法”。

相关文章

  • 《曾国藩传》与光同尘,与时俱进

    《曾国藩传》与光同尘,与时俱进 今天读了《曾国藩传》第13章《两江总督的清与浊》、第14章《洋人也是人》。 这两章...

  • 曾国藩传14

    今天继续学习《曾国藩传》的第八章《太平天国的平定》。曾国藩为拥护民族文化而反对洪秀全,不仅在道理上可以说得...

  • 《曾国藩》13-14章

    【书目】《曾国藩》13-14章 【标题】克难之要 【字数】560 【正文】 读曾国藩强围安庆,直至攻克安庆过程,深...

  • 《曾国藩传》13-17章

    【书目】《曾国藩传》13—17章 【标题】反思明智 【字数】589 【正文】 反向思考在曾国藩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 漫读曾国藩(13)——在丁忧中自我蜕变

    漫读曾国藩(13)——在丁忧中自我蜕变 读《曾国藩传》,读曾国藩做学问、做人的故事,不得不提一下晚清时期,朝廷命官...

  • 《曾国藩传》为人处世之道

    今天读《曾国藩传》第七章得而复失的湖北巡抚和第八章江西困境与大悔大悟。 这两章主要写的是中年曾国藩公因为过于拙直得...

  • 与众不同的外交观

    20200416与众不同的外交观——《曾国藩传》阅读分享14 太平天国末期,两江总督曾国藩,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民生和...

  • 《曾国藩传》day13

    最终,他还是离开了人世间,带着满心的遗憾和漫天的骂名。然而,世人却不会去理解他,直到后世,他们才能够了解到曾国藩的...

  • 《曾国藩传》day13

    #一起成长读书会#张利锋阅读分享第89天 昨天输出了四篇文章,大概有6000字左右,有读书笔记,有反思复盘,有学习...

  • 《曾国藩传》精读13:变局

    平定太平天国后,曾国藩敏锐地意识到中国还面对了一个比太平天国更危险的对手,也就是李鸿章说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传 第八章 23.12.12/13/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yp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