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5:00-6:00分享读书笔记,今日分享曾国藩传第二卷第八章。欢迎关注,更多好书笔记与君共享。
第八章 江西困境与“大悔大悟”
1. 九江大败后差点儿自杀
咸丰四年(1854)九月上旬,曾国藩奉命率师直向江西重镇九江推进。曾国藩此举一方面是迫于皇帝的严旨,另一方面在两湖的辉煌胜利后,也有些过于自信。
九江位于长江与潘阳湖之交,是长江中游的重要城市,战略位置非常关键。这是曾国藩的战略布局中,是继武汉后的第二个重要战略节点。
太平天国失去武汉后,就派人在九江严密布防,在长江江面上横栏了铁索六道,一端连接田家镇,一端连接半壁山,铁索下面还有小船且安装了枪炮。
观察形式后,曾国藩决定先攻半壁山,派陆军的罗泽南,李续宾从马岭坳强攻半壁山,这两人都是猛将,士兵也是精锐,在强攻之下以少胜多取胜。在水师彭玉麟和杨载福率领下,又拿下田家镇。半壁山和田家镇战役是湘军前期军事战争胜利的最高点。此时,若再拿下九江,占据长江中游,镇压太平天国,胜利在望。
湘军顺流而下,直取九江,但此时的兵力已疲。曾国藩派陆军围攻九江城,派水师打九江对岸的湖口。太平天军节节败退后,这次太平军准备的远比以前充分,缩短战线,集中兵力,加强指挥,全力据守九江、湖口两城,与湘军决一死战。
2. 曾国藩与胡林翼
太平军在湖口袭击湘军水师成功之后,重新控制了长江航道,分三路发动战略性反攻。曾国藩反思总结并恃上书给咸丰:一是武汉克复应当留重兵驻守。二是九江未破不应进攻湖口。而咸丰不同意此看法,认为是曾国藩指挥上的疏忽与无能造成的。
湖口之败,湘军元气大伤,曾国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陆师之上,指挥塔齐布、罗泽南继续围攻九江,希望能早日攻陷城池。久攻不下,焦灼的塔齐布吐血而亡,曾国藩顿失依恃,抚尸大哭。紧接着内湖水师统领萧捷三中炮阵亡,曾国藩只剩罗泽南一部可用。就在这时,胡林翼来信请求支援,要其帮助收复武汉。此时的曾国藩正泥兵九江城下,进退不得,确实是出了一个难题,不放罗泽南,武汉确实一时难以拿下,放走罗泽南,曾国藩自身安危难保。一番犹豫之后,曾国藩还是派出了罗泽南,还从塔齐布中抽调彭三元部,普承尧部,编入罗军,以增强其实力。在关键时刻,曾国藩顾全大局的胸怀实为普通人之所不及。
罗泽南走后,湘军水师已失去战斗力,曾国藩的部队困守在南昌和南康两府的狭小地区,文报不通,联系中断,送家书都得用隐语蜡丸,化装潜行,即便如此,也被太平军识破,被捕杀上百人。曾国藩也面临被杀的危险,家中长久得不到通信,生死不明,曾家人非常焦急,二弟曾国华赶往湖北找胡林翼想办法去救援大哥,胡林翼也非常重视,慷慨拨出四千军队,交给曾国华统领,开赴江西。曾国华先后攻陷咸宁、崇阳、通城、新昌、上高等地,打通了江西与两湖的通道。
就在曾国华从军数月后,三弟曾国荃也弃文从武,率兵前往江西救援。兄弟们的到来,让曾国藩得到一定程度的救助。同时,太平军从西征战场大量抽调太平军回救天京,参加攻破江南大营的战斗。此后,江西太平军基本停止进攻,曾国藩终于绝路逢生,解除了生命危险。
3. 被皇帝拿掉兵权
曾国藩不仅陷入军事上的危局,政治上也陷入重重泥沼之中,主要是曾国藩没有实权,湘军出省作战实行的是“就地筹响”,江西省官僚系统负责供饷之责,但是江西巡抚陈启迈,气度狭隘,寸权必争。陈氏对曾国藩指手画脚,但曾国藩的性格直来直去,拒不从命。曾国藩上书弹劾陈启迈,被咸丰下旨革职查办。但江西其他官员并不引以为戒,反而变本加厉,给曾国藩下绊子,设障碍。因此湘军的军饷得不到保证,部下长期陷入饥困,为了吃到一口军粮,甚至会冒险而死。正在曾国藩痛苦万分之时,忽然接到父亲曾麟书去世的讣告,这个噩耗此刻倒成了摆脱困境的天赐良机。他上书皇帝要求回家守孝,未等皇帝回复,便以径自回到了湖南老家。皇帝也不得不给曾国藩三个月的假期。曾国藩假期将满,他不想回军营,便奏请在家守三年之制。皇帝当然不批准,曾国藩又上奏折,要官衔和实权,但是咸丰却与曾国藩较上了劲,批准他在家守制三年,实质是解除了他的兵权。曾国藩也没想到,苦战数年竟是这个结果。其实,是曾国藩不知道自己的性格得罪了很多又权势之人,在朝中的很多人要排挤并要解除湘军,最好一并消失。
4. 蛰伏两年,完成“脱胎换骨”
曾国藩解除兵权后,他就患了“怔悸之症",卧病在床。原本自诩硬汉,现在举动大异常态,整日生闷气,动不动就骂人,常常夜不能寐。在极端痛苦中,他翻阅了老庄著作,从圣人之言里,他恍然大悟,渐渐地,曾国藩的心也静下来了。他反思过往,发现自身有很多致命弱点: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一味刚强。他意识到自己行事过于方刚,表明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在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路柔弱退让之人。以前他所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需手段。
曾国藩也请好友多提意见,其中好友罗汝怀之处自己为人处世的四大缺点:偏激,好名,喜欢公开批评谈论别人的过恶,做事有始有终,待人接物过于怠慢。曾国藩居家一年多"大悔大悟",原本以为平定太平天国之战与自己没有关系了,但是机会又来了。曾国藩居乡期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千方百计、绞尽脑汁,为曾国藩创造再次出山的机会。胡林翼是一个懂得感恩之人,他一直记得当初曾国藩的帮助,给过他兵和大将,才使得自己有收复湖北全境的机会。曾国藩在江西受困时,胡林翼把协济曾军作为自己的义务”馈军源源不绝“。胡林翼多次给咸丰提议复用曾国藩,在天京内讧之后,江南大营进展并非顺利,咸丰环顾四周,确实没有其他合适人选,只好同意胡林翼的请求,令曾国藩办理浙江军务。
曾国藩收到咸丰的上谕,立刻出山,不再提任何条件,原本咸丰还以为曾国藩赌气不出,曾国藩的变化,朋友们都很惊讶,主要有以下变化:
第一,他变得和气、谦虚、周到了。
第二,他对皇帝,不再那么直言不讳,而是学会了打太极拳。
第三,他不再慎于保举,而是“同流合污”了。
就这样,曾国藩完成了自己的“中年变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