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见》读后感

《看见》读后感

作者: 浅予倾生 | 来源:发表于2021-02-25 13:29 被阅读0次

    最近刚看完柴静的《看见》, 这项任务颇有拉锯战的意味,从开始打算看到最后阅读完,前前后后差不多两个多月的时间,想起来就看一点,觉得感兴趣就多看一点 ,时间就耗在这里了,之前听人说最好一周之内读完一本书 ,这样故事的情节和人物都还记得,拖得时间越久,记住的东西就会越少,像《百年孤独》这样的巨著, -定得仔细,外加快速的读完,否则那么庞大的家族关系,还有那些近似的人名, 一定会让你的头脑乱成一团麻,接着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前面看,后面忘,不可取。

    上高中的时候,同桌就在看《看见》, 本来就读书少,而且对这种题材的书也不感兴趣,并没有深究。接触到这本书,也是偶然。该怎么说呢?感觉柴静很犀利,刻薄,咄咄逼人.....或许这就是我的第一映象,后来随着阅读的深入,这是一个很有思想的记者, 有勇气,敢于挑战,包容,又有人性的弱点,当然,人性的弱点并不是贬义词。只是觉得人性是一种很伟大的东西。

    书中讲了很多案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药家鑫事件,还有家暴事件。

    药家鑫的案子在当年可以说是轰动全国,就连语文课上,老师都要求我们就这个事件写一篇感想。当时很正义凛然,觉得能做出这样残忍举动的人禽兽不如,就该判死刑,后来真的判了死刑,当时的触动不大,觉得跟我没什么关系。看了柴静关于药家鑫案的采访,才发现自己错了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事情的表面,并不会深究事情的本质,以及造成它的原因,只是因为我们觉得他离我们很远,就算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很多人也会本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态度。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药家鑫案例,我们只是关注到他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了一个毫无反抗的妇女,他还说了句农村人难缠。

    可是又有谁真正认识到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品呢?家庭教育的失当也是造成这起悲剧的重要原因,一个孩子从小就惧怕家长,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我还怎么向父母交代,这是很可悲的。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交流的贫乏,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阴影,进而心理畸形甚至变态。

    仔细想想,其实很可怕,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要为人父母,我们要用怎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怎样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这个问题很现实,就在我们身边,难道你也会满不在乎,继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还有一个就是关于家暴的报道, 一个妇女失手杀了经常殴打自己的丈夫,判无期徒刑入狱,她的孩子只有十几岁,还在上小学,失去了爸爸,见不到妈妈,和孤儿有什么两样?家暴问题多多少少都存在,不过农村更加普遍,七十年代的妇女,读书少,法律意识淡薄,可她们不是傻子有自己的判断力,为什么还要年复-年的担惊受怕的过日子,为什么不离婚,为什么不走呢?很简单为了孩子,为了这个家。好多母亲都是这样,即使自己受了再大委屈,为了孩子也要把打碎的牙齿和血水吞下去。

    大男子主义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根生蒂固,就连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也对妻子实行过家暴,幸运的是他的妻子是美国人,有钱,有强烈的法律意识,最后他们的婚姻以离婚收场,可是那些备受欺凌的农村妇女呢?她们没有独立的经济条件,又怎么摆脱这样的家庭呢?

    家暴的男人真的很差劲!

    当然,我的想法观点以及文字很幼稚,可是我想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不看这本书,家暴和药家鑫的案子都有耳闻,别人问起来也知道,但仅仅是知道而已,不会做过多的深究,不会想到这么多,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还是受益巨大的。有人说不读书你只会经历一种人生,可是读书会让你经历千万种人生,对于这句话我是赞同的。读书是最廉价的投资,确是收益巨大,不过它不会立刻显现出来,他不会让你变得大富大贵,你的气质藏在你读过的书里。

    岁月莫辜负,诗酒趁年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见》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zy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