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孩子进入初中以后练书法的时间所剩无几,停止书法的学习似乎不可避免,这时候放弃岂不是半途而废?这种情况下如果半年不碰毛笔,是否会全部归零?
答:如果真的在半年里连一个毛笔字都不曾写过,那么就算不归零也会规到“二”或“三”……会忘记很多,生疏很多,手指、手腕也不听使唤了。许多原本轻松驾驭的技术都会觉得非常陌生。因为不再有很好的控制能力和书写表现能力,再次捡起的欲望和决心也会减退。写书法不像是开车骑车,学了之后不会轻易忘记;书法需要经常练习才不至于变得太生疏。
所以最理想的是能够经常找寻练书法的机会和动力,无论是通过什么方式,尽量让自己在娱乐、休息或度假的时候把“练字”这件事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如果真的是因为许久不碰毛笔而把以前若干年学来的技能全部丢弃,实在太过可惜!多为自己争取练习和表现的机会,无论是读帖、临帖还是创作,让书法无所不在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停止书法的课程并不是“半途而废”。五年也罢十年也好,孩子停止了学习书法并不等于停止享受书法,或许有一天孩子遇到高兴或悲伤的事情可以坐在桌前拿起手中的毛笔来抒发内心的感受;以后不管是恋爱了还是有了孩子,都可以跟爱人和孩子骄傲的说自己曾经或者现在依然是书法爱好者……这难道不是家长在最初让孩子学习一门特长的期盼吗?
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是有一个精神的世界。在这个精神世界里人们创造了美,用语言和文字的方式将世世代代积累的经验传递下去,并按照自己的理解,改造世界,安排自己的生活。书法是艺术,但更重要的是文字,文字承载了文化,传播文化,文字是任何民族的灵魂。如果文字消失,文化也会随着消亡。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从商代甲骨文开始,一起研究了“教”和“学”这两个字的文字发展史。在远古时代,人们教的是什么,学的又是什么呢?大家都听的很认真很专注,老师提出的问题孩子们也是抢着举手回答,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对这些古老的文字表达了深厚的兴趣……
不同的学问长不同的见识,不同的学问解决不同的问题,我们做书法也是这样。
我们常说教学教学,把教放在了学的前面,其实学比教更加重要。知识是可以在短时间内用强硬手段灌输进去,但要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智慧,全得靠自己融会贯通、思索演练。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不在于教学生学会了什么,而在于教他们“学会学习”。
第一次写粉笔字,孩子们很开心。
一笔一画练功夫。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练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