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真是一件苦活,比节食健身还要难,可是再难也还要坚持下去。———
从小看了很多故事书,我的内心还是有文学梦的,可是我发现AI也能写出完整的短篇故事了,逻辑语句竟然也还不错,完胜普通人。
我也挺喜欢阅读英语文章,尝试着想做翻译,可是我发现AI也能自动翻译大段文章了,而且随着程序的不断迭代,智能翻译的水平越来越高,有时你都不能分辨出机翻的痕迹,看来大规模的商业化指日可待了。
那么,数数AI还能做些什么呢?
AI可以炒菜。这类机器已经开始面向公众推出,只要将材料放入其中,几分钟之后成品即可出炉。
AI可以谱曲作画,原理同写作相同。电脑本身具有庞大的数据库,只要将最基本的原理规则和架构逻辑确定下来,产出的水平就不会太差。
AI在工厂流水线上的使用已经普及,包括ETC通道,自助扫码等等都离不开智能计算的帮助。
AI在医疗领域也将大显身手。我曾经在一篇医疗报道中看到过,有一种胶囊机器人,可以做到纳米级别,在人体血管中畅行无阻。在制药领域,高速运算也能有效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不难发现,AI的强大实力建立在庞大的数据库和高速的运算能力之上,这两项功能是人脑永远不可企及的。
尽管人类社会积累下来的知识浩如烟海,但是凭借人脑的记忆能力和身体的体能,根本没有办法吸纳如此多的数量,更别提还需要将习得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和提炼创新了。
所以人类如果与AI硬拼知识的固有存量和检索能力,最终的结局就会像阿尔法狗横扫围棋界一样。
那么,人类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悲观一派认为,就像工业革命的兴起无情剿灭了手工作坊一样,AI的兴起将取代绝大多数低价值的工种,这些人面临直接失去饭碗的威胁。
乐观一派认为,万事万物的发展是流动的,一些事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走向终结,这是规律无法阻挡。但是新的事物和岗位又即将诞生于这一片新兴的土壤之中。
不管我们站哪一方观点,基本都会同意落后的势必消亡。时代的车轮转得真是快呀,快到令人茫然不安,不知自己是不是很快就要被抛下车。
未来究竟会怎样呢?我有一些不成熟的猜想,在以下几方面,AI还暂时无法涉足:
1. 心理咨询。这块神秘的领域可不是依靠逻辑和计算就能强行闯入和解答的。未来社会随着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减弱,心理疾病的发生率一定高企。
2. 娱乐休闲。AI毕竟是机器,无法替代情感的沟通和链接。能够让人感受到快乐的综艺、电影、电视剧等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过据说纸片人正在蚕食流量明星的地盘哦。
3. 体育竞技。运动赛事能够瞬间刺激肾上腺素飙升,我们欣赏人在竞技场上展现的才华拼搏和狡黠,但是没人想看几团铁块依照固定程序在赛场上奔跑吧。
4. 银发经济和幼儿经济。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会急需大量人力进入这个领域,如果三胎政策执行到位,幼儿的抚育也是一大缺口。
总而言之,AI的优势在于存储和计算,劣势在于无法建立情感沟通,只要人类社会还需要情感来联系,那么新兴的热门的职业一定会与之相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