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爱”比作孩子心灵的养料;
那么陪伴就是父母传递爱的一种方式;
有一些妈妈会说:这我知道;能陪伴孩子当然好;
但是我又要上班;又要干家务活;
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伴孩子怎么办?
还有一些妈妈说:我全职在家带娃;
我快被娃缠死了;
我快崩溃了;
我能不能提高陪伴的质量;
少一点陪伴娃的时间;
作为职场妈妈;这两种情况我都遇到过;也深深能体会做妈妈的各种纠结与情绪;
首先我界定一下这里“陪伴”的概念哈
陪伴肯定不是指一边刷手机,一边跟孩子说话;
所以没有质,量再多,都还是0
我想把陪伴比作吃饭:
如果一个人肚子好饿;
那么现在是一大碗米饭重要呢?
还是一小块浓缩版精华巧克力重要呢?
所以一个孩子如果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没有得到足够的陪伴与关注;
也就是处于饿肚子状态;
给到孩子足够时间的陪伴是有必要的;
可能这个陪伴的质量没有那么高;
但是分量很足;要管饱;
父母要问;我要工作没有大片的时间陪伴孩子怎么办?
要知道:少吃多餐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哈;
另外多吃高蛋白的食物,提高单位时间的陪伴质量也是一种选择;
第二种情况是全职妈妈平时给孩子的陪伴比较多了;
而自己太累了,自己没有被照顾到自己;
一味的为孩子付出,自己会有消耗感;长久之后,就进入了情绪区
就会对孩子或周围的人发火;
这样的陪伴不仅不会传递爱,反而会把亲子关系推远。。。
发火,其实一种提示:我们给孩子太多了;要多关照自己一些了啦;
所以这个时候,妈妈需要停下来满足自己的休息需求;
可以考虑通过提高陪伴的质量;
减少陪伴时间;
这时候孩子已经是爱相对没有很饥渴的状态;
是可以提供小而精的陪伴啦
陪伴就像市场经济一样;
有父母和孩子之间有自然的运作机制;
如果我们遵循这个规律;
会自动达成一种供需平衡
所以陪伴到底是重质还是重量;
其实没有标准答案;
更多的是在关系中的觉察,
与深深的看见孩子与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