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0 周二
*那天,孩子下完课,我们一路走回家。
我们边走边聊了一会儿后,我随口对孩子说,“你看你们班上**,人家咋从不说什么,这道题我看错了,那个题我抄错了。其实,咱也能像他那样,也能认真,细心哦。”
刚才还在和我聊他们课堂上怎样怎样的孩子,听了我的话,不吭声了。
(我以为我说这话的语气已经很平和,方式已经很随意了,属于聊天或是建议,而不是指责否定。可是,看孩子的反应,我感觉到,我这话,还是含着明显显的要求和评判。还是让孩子的感受不太好。我还是把天给聊死了。
我想起老师曾说的,聊天/沟通的效果/结果,是以对方的感受来决定的。
想要聊天/沟通的效果好,要么把话,说到人家心坎里,让人家想听愿意听;要么,让人家感受好,愿意和你继续说下去。)
我正在考虑,接下来我要说些什么,才能缓解一下气氛,打破沉默。
孩子开了口。
孩子问我,“老妈,你老说自己要变成怎样怎样就好了;老说,我要是能像谁谁做的那样,就太棒了。…可是,我怎么觉得,有时候你已经变成你说的那样了,你已经像谁谁,甚至你说的那个点已经比人家做的还好了;可是,你还是觉得你不好。你又说,你要变成什么什么样,又要像谁谁了…老妈,你老是这样,你不累吗?反正,你老是要求我不断的变成什么样,不断的像谁谁,我可累!而且,我也可烦!”
孩子说的并不像气话,反倒是有些想与我坦诚沟通的意味。
我第一反应是:人,不应该不断的达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吗?不应该不断的像榜样学习,不断进步吗?
可,我品品我的感觉。不得不承认,诚如孩子所说,我并没有享受到达成一个又一个目标的成就感和快乐,我并没有享受到像榜样学习,不断进步的喜悦;而是,有点像“夸父逐日”,不仅身累,更多的是,因为“恐惧,焦虑”而心累。
*到家后,孩子去做他的事儿了。
我洗漱完,因着刚才路上孩子的话,我特意去翻找前些天看过的一段话:
“只要你存有获取成就或是变成什么的欲望,不论程度的深浅,你不可避免地一定有焦灼、懊恼及恐惧。”
此刻再看这段话,又想一想,颇有感触。
想来,若是能减少想要自己/他人“变成”什么,成为谁谁的欲望,可能,我们对自己/他人当下的样貌,就会少一分评判,少一分挑剔,多一分看见,多一分接纳,甚至多一分认可和欣赏吧。
*我突然之间,有点想法。
人,的确是需要不断达成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是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
但,如果我们仅仅是因为“恐惧,焦虑,比较”等心态“想要变成什么,想要成为谁”而被动的去追逐,去努力,就真是享受和体会不到进步的成就感和快乐哦。
当人感受/感觉不好的时候,当人一直感受不到成就,快乐,喜悦,价值等积极感觉的时候,怎么会有动力去不断改变,努力呢?
*还是不断的提醒自己:减少想要自己/他人“变成”什么,成为谁谁的欲望吧。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怎么让自己/他人,在做事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快乐,有好的感觉?怎么能让自己/他人,愿意主动的努力而不是因为“恐惧,焦虑”而去努力?
要知道,有好感觉,愿意主动去做,才有大动力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