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两个月时间,终于把这本书看完,正如那理论所说,其中80%的内容是在前面半个月看完的,然后就一直拖到了现在。所以说,书跟饭一样,也还得趁热,一是知识点比较连贯,而是心里不会有负担。
一向缺乏整理的能力,之前看过的书,基本就是过了就过了,像是完成任务一样。今年希望能有所改变的就是这方面,对看过的书能有一定程度的总结,也许只是复制粘贴,也聊胜于无。
大象与跳蚤,是一种比喻,前者指一些大企业,像大象那样,没进一步都步履蹒跚,后者是指独立工作者,或是小企业。
作者的中心思想是,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跳蚤,而大象会相对减少。举个例子,他48岁的广告公司业务经理抱怨找不到工作,而边上的修理电路的师傅却说,有事先走,一周之后再来,因为最近手头的活太多。我自己觉得,大象的问题就是公司架构过大,太多的职能单位,而且业务流程也比较繁琐。往往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因为要走流程,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不过,他们也开始学习如何能把架构缩小,因此出现了scrum,CI这样的概念。至于跳蚤,当前来说,除了这些手工艺者,比较普遍的大概就是互联网行业里面的外包的工程师吧。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跳蚤。每个跳蚤都需要有一技之长,同时需要有能力把这一技之长变成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并让人愿意出钱购买。
成为跳蚤的好处,大概就是能自由安排时间了。当然这也是一种挑战,这需要你有足够的自控能力,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像我这样能拖两个月看完一本书的,大概是很难能作为一个出色的跳蚤。另外,也会少了归属感,毕竟你现在是自己干自己的活儿,没有了公司这个家庭。通俗点说,每年的部门出游,公司出游,年会,这些都跟你无关,而且也没有早上见面同事间的寒暄,业务聚餐吐槽,开开玩笑。还有,你现在需要自己去找活儿做,而不是等着上司给你分配任务。当然,如果你已经声名在外,单子接不完,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作者还说到了童年经历对长大之后的影响。由于他父亲是牧师,因此他从小就是听着美妙的祷告词长大的,对于莎士比亚的文字的热爱也造就了他日后对文字的掌控力。而也是因为父亲比较安静,加上身边都是没结婚的姨妈,他不从小就对体育不擅长,也没能对自己的儿女进行这方面的指导。关于童年经历对成人的影响,我是深有所感,特别是看了一些相关的书之后。你会发现,从小家庭就是相亲相爱的孩子,大了之后也总是活泼开啦,对于人际关系也是处理地相当地好,而从小如果有家庭不是很好的,则更多地是生性孤僻,对自我缺乏信心。
还有说到,“合理的生活应该是在更加均衡的组合工作中,容纳除了有薪工作外的另外三种工作:家庭工作(家务活),义务工作,学习工作(自我提升)”。有一天,作者妻子对他说:大多数女性一直过着这种多重任务的生活。细细想来,确实如此。最近一两年,发现身边的女生比男的更有魄力,有的是自己开工作室,有的是业余时间用手艺赚钱,有的是业余时间培养自己的爱好,学习新的东西。个人而言,我是很欣赏这种热爱生活的人的,我们不应该在踏出了社会之后,便放弃学习新知识,世界变化这么快,一不小心就跟不上了。“如果自己想要持续获得有偿工作,学习工作必不可少。”
这书很大篇幅讲的是思想层面上的转变,正如上面所说,因为看的时间拉得太长,以至于有一些内容已经没记得那么强烈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找来看,当然,欢迎来借。
— 2016.4.9, 天气,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