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存在主义心理学与禅修

存在主义心理学与禅修

作者: 纤尘心理 | 来源:发表于2021-03-03 17:12 被阅读0次

在众多的心理学流派中,我更衷情于存在主义心理学。在阅读了一系列欧文亚隆的书籍后,又接触了一些禅修的书籍,感觉这二者有很多的相通之处,都指向人心灵的内在之旅,引导人跳出日常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待生命与生活。

本文将以一句禅语来浅述存在主义心理学与禅修的联系:万物皆虚,万事皆允。

偶尔看到这句话,我觉得这是一句禅语。禅语的奥妙在于,如果只从字面上去理解它,会觉得一概而论、一言以蔽。而放下评判,连接到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处,就能连接到那个深处所呈现的存在的真理。

01万物皆虚

这句的字面意思是在讲,所有的事物都是虚妄的,而虚妄的就没有必要去用力追求或拥有,因为最后,都是一场空。

对于倾向于实干的人来说,会感觉这是消极的论调,什么都是虚,那奋斗和努力有什么意义呢。

而禅的奥义在于,它是关于内心的,如果往外在套,往往会得出消极、不努力的二元评价。从内在的角度,往深层去理解一些,万物皆虚是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这句话的未言之义,是看到身外之物在生命的最后呈现的无意义状态以及事物之后的欲望。

人生存着,有自己热爱的事物,是美好的事情,但要看到热爱和欲求之间的差别。万物皆虚,不影响人去热爱,去为之努力,去寻求内心的价值感。不将任何事物当做一个结果去欲求,即使欲求了,也能随时看到这个欲求,使其不成为一种生命的束缚。而是投入到那个热爱的过程之后,去体验去经历。

拥有一个更宏观更好远的视角,就能看到日常羁绊的可跨越之处,更从容的在生活中行走。

02万事皆允

这句是在讲,所有的事物发生都是被允许的。

对于倾向于掌控的人来说,这是无疑于尚失自己的人生主权。而人的主权是什么呢,又在哪个层面可实现呢?

这句话深层所要透露的讯息,与尼布尔祈祷文的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祈求上天赐予我平静的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给我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并赐予我分辨这两者的智慧。”是的,辨别可改变和不可改变的事,需要大智慧。

万事皆允,就是侧重于接受不可改变的部分,去臣服于它,对于一些已发生的事,不纠结于“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这样”,而是接纳“这就是我”“就是这样发生了”。接受人就是这样一种即不自由又自由的存在,逐渐臣服于不可改变的事。

然后将注意力和行动,集中在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上,积蓄力量及勇气去改变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这与阿德勒提倡的自立相通。

03体验者和观察者

万物皆虚,是告诉我们在热爱之外,保持一份清明,莫让欲求主宰了人生。

万物皆允,是告诉我们在掌控之外,学会臣服和接纳,莫让“应该”成为桎梏。

万物皆虚,万事皆允。个体即是人生的体验者,也是人生的观察者,是给人生的一对自由发翅膀,飞向自己热爱的方向。

04如何运用到亲子关系中

对于妈妈们来讲,孩子无疑是最重要的。我们希望孩子健康、快乐、聪明、过得好、幸福、成才……在这个过程很容易,做成了“万物皆实”,学习好是必须的,才艺也要有,见了人要打招呼……好像缺失了一点儿,孩子的未来就岌岌可危。而孩子想做的事,也变成了“万事皆不允”,今天作业想推迟会儿,不行,要养成好习惯,今天晚饭不想吃,不行,要摄入必要的营养,今天不想上补习班想和小伙伴玩,不行,要懂得坚持……

在陪伴和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内心时刻提醒自己,“万物皆虚,万事皆允”,除了外在必须的知识学习和规则学习之外,看到孩子的内在需求,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

在压力大,节奏快的大环境下,父母的很多焦虑,就来源于想要帮助孩子抓住更多实在的东西,而实在的东西的抓取过度,就挤压了孩子内在需求的满足。

作为父母,我们在陪伴孩子习得生存技艺的同时,也需要陪伴他们习得爱的能力和发现自己的能力。这个过程,也是父母再次成长的过程。

05 总结

某种层面上,可以说,存在主义心理学是禅修落地的一个途径。而其实,也没有必要去纠结到底是什么,无论字面意何,都可以去了解那个深层不可言说的本质。

万物皆虚,万事皆允。是不是可以放下一些包袱和欲望,从容的去寻找自己的热爱,并发出自己的光呢?

相关文章

  • 存在主义心理学与禅修

    在众多的心理学流派中,我更衷情于存在主义心理学。在阅读了一系列欧文亚隆的书籍后,又接触了一些禅修的书籍,感觉这二者...

  • 《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邀请》

    存在主义这个词至少有三个层次: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治疗。这本书讲的是存在主义心理学。他说生活有六...

  • #般若学习#☞正念冥想--修炼一生的课题

    1.前沿 70年代卡巴金博士学习禅修,他在修炼过程中发现禅修可以减压,于是开始潜心研究,如压力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 ◆ 禅修指引 止禅与观禅印喜法师  明行禅院

    禅 修 指 引 止禅与观禅 各位好!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止禅与观禅。 禅修有二种类型,一种是止禅也叫做奢摩他,因为巴利...

  • 《正念的奇迹》39--

    为何修禅 坐着修禅,专注脊背保持挺直,随顺你的呼吸。做到关照呼吸,放下一切。内心充满祥和与喜悦,保持微笑。 禅修时...

  •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因为中国文化当中,没有存在主义心理学,也没有存在主义哲学。只不过为了给几周之后,给亚隆大师——真正的存在主义心理学...

  • 佛海拾贝:沐身浴心 明理正行

    (圆通古寺禅密共修法会内容回顾与参学感悟) 在禅宿、禅修等短期体验活动与“禅门心医”长期的弘法人才培养项目之外,圆...

  • 国庆禅修体会

    十一期间的禅修结束了,收获很多,可以说集中了心理学知识,佛教知识,给自己的内心有了能量加持。从选择去武陵山禅修,中...

  • 存在主义心理学

    什么叫存在主义心理学?简单说,这是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而兴起的一种心理学理论。

  • 明师难遇:国学大师南怀瑾教静坐

    节选自《南禅七日——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研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存在主义心理学与禅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gf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