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理的心里资源,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恐惧和害怕的事情,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件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作者尹建莉在书中介绍了打针的例子。我觉得打针是我的童年生涯中最可怕的一件事情了。现在,女儿还没有长到会说话,会表达她对一件事情的恐惧。但仅仅是那一次生病,当化验的针头扎进她小小的手指取血的时候,她奋力挣扎的情景,拼命哭泣的那一幕,已经深深的扎在我心里。我感受到了孩子的恐惧,甚至后来孩子见到陌生人都恐惧到“哇-哇”大哭。那这么一件极度恐惧的事情,妈妈如何让孩子的痛苦减少到最低,让孩子的恐惧降低到最低呢?看看作者是如何做的?
圆圆一岁八个月的时候,得了急性肺炎。
“宝宝现在生病了,咳嗽,还发烧,你觉得生病了舒不舒服呀?”圆圆说不舒服。“那宝宝想不想让病赶快好了?”圆圆说想。我亲亲她的脸蛋说:“大夫开的药能让小圆圆的病好了,能让宝宝变得舒服。要不打针,病总也好不了。”
小孩子其实最懂事,大人只要把理由正确地陈述给孩子,孩子会听懂的。她生病不舒服,肯定也想早点痊愈。
我一直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当她什么不懂的小不点。平时,她总爱扔东西,不一会儿就扔的满地都是,刚给她拾起来,就又扔了下去。甚至,看着姥姥戴着老花镜,也顺手就给扔了下去。然而,有天姥姥对我说:“小宝宝不扔东西了。“我特别惊讶,问:”怎么回事?”“你就给她说,她都懂。”
我恍然大悟:原来以为孩子小,不懂事,不能get到大人世界里的事情,这是只是我个人的想法。对于有些事情,要给孩子讲道理, 才是最好的办法。作者在打针这件事情做的总结:
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该有几个原则:
一、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
二、对于为什么这么做,要用孩子能动的语言向他们说明。比如孩子生病了,需要打针,打针可以治病。不要认为孩子不懂事就不去说。
三、对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要过分缩小。比如许多家长带孩子打针时,为了消除孩子的紧张,就说:“一点也不疼”,孩子上一次当后,就绝不肯上第二次当;他们挑战困难的理性和勇气就失去一次萌发机会,并且以后会不信任大人。
四、激发孩子的勇气。儿童的忍耐力其实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里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的“不坚强”感到羞愧。
五、绝不通过哄骗或者收买的方式达到目的。有的家长通过“不打针警察就来抓你”,或“吃了这药就给你买个遥控汽车”等方式达到目的,是很糟糕的。哄骗和收买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紧张,还有碍他们的道德发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