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厕所里,我在享受着清早的宁静。
“妈咪~”声音很尖,很急。
“什么?”
“我看到李建成和李世民了!你快一点哦!”
“哦~”
走在上学的路上。
“妈咪,你猜杜甫是饿死的还是撑死的?”
“啊?应该是饿死的吧!”我依稀记得杜甫晚年的窘困潦倒。嗯~按逻辑来说,应该是这样!
“哈哈!不是啦!他是撑死的!”
“啥?”我下巴快掉地上了。
“哎呀!杜甫有一段时间什么吃的也没有,饿坏了。突然有一天获得了一大堆吃的,他就使劲吃,结果把自己撑死了。”语涵一边快步跟上我的脚步,一边摊开双手做无奈状。
“原来是这么回事!所以啊,我们在感觉很饿的时候,可千万不能吃太多东西,否则胃就爆炸了!”
“什么?胃会爆炸吗?”
“厄~我觉得胃就像是用很多橡皮筋编织的一个口袋,橡皮筋的弹性是有一定限制的。就像气球,你吹得太猛就会爆炸呀!”
“哦!我明白了。原本胃可以装这么多东西。”双手比出一个大大的圆形。接着又比一个小一些的圆形,“可是太饿的时候就只能装这么多食物,如果超过了就会爆炸。”
“对,道理是这样的!”
沉默数秒。
“妈咪,文成公主不是从别的国家嫁过来的,而是从唐朝嫁出去的公主。”
“对呀!唐朝嫁到西藏的公主。为西藏带去了好多农业什么呢!”
“嗯~农业科技!”
“那个时候没有科技这个词,技术,技术。”
“文成公主作出的贡献比出兵讨伐的贡献更大。”
“是呀!她不仅维护了和平,而且让一个民族更繁盛了。”
“唉!可是,她带那么多东西,得累死多少马呀!”
“驼东西累死的马,肯定没有战争累死的马多呀!”
“战争中的马是被箭射死,被刀砍死的吧!战争,简直是人仰马翻。”
“人仰马翻?这个词用在这儿合适吗?”记忆中,人仰马翻不是形容某人讲了笑话,大家被笑得倒了一地的样子吗?或者是特别忙碌的场景。
“不对,我好像记得人仰马翻就是形容战争场面惨不忍睹。”
我偷偷查了百度词典,的确是这样的。唉!我这语文老师,真是汗颜啊!我跟女儿讲了我想象中的人仰马翻,她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妈咪,你知道李白是怎么死的吗?”
“不知道。”
“他是病死的。”
“哦!他一定得的是肝病!”
“啊?书上没讲得的什么病。”
“李白爱喝酒啊!他的肝一定有问题,所以他肯定是得肝病死的。”
“厄~妈咪,李白好牛哦!皇帝的妃子都亲子为他磨墨呢!”
“对啊!说明李白确实有本事,皇帝都很欣赏他的才华。”
“这件事是皇帝自愿的。可是李白还要求一个皇帝身边最大的官给他脱靴子呢!”
“那个大官是个坏官,李白看不惯他,他是故意的。”
“妈咪,我认为李白不仅是诗仙,他还是酒仙。”
“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他就是个酒鬼。”
“妈咪,我还看到杨贵妃了,她特别喜欢吃荔枝。”
“有一句诗就是描写杨贵妃爱吃荔枝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最近语涵在看《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每天我们都在谈论历史的话题。我也跟着学了不少。其实记忆中,我学历史是十分枯燥的,背时间,背人物,背事件,完全没有乐趣可言。这套书将中国历史进行了系统梳理,穿插了许多小故事,图文并茂,语言也很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语涵读得饶有兴趣。
百度百科的推荐理由是:本书以近百篇精彩故事、上千幅插画贯串上古至现代的中国历史,为儿童描绘一个完整具体的轮廓,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与历史因果相结合,叙史故事化、新鲜的文字妙喻再加上写实精美的插画,足以唤起儿童对历史的兴趣;精彩有趣的故事不仅带给孩子想象与创造的空间,真实的历史更给孩子思考与判断的智慧,是一部让孩子认识自己、喜欢历史、见贤思齐的经典巨作。
鲜活。选配近千张彩图与珍贵文物照片,经过严谨考据,加上写实技法表现历史事件与人物装扮,让孩子身历其境,借以传达正确的历史常识,更可丰富孩子的美感经验。
生动。以孩子能懂的经验、语言,讲中国历史上影响后代最深远的人、事、时、地、物,让原本抽象难懂的观念或复杂背景,变得生动活泼、逸趣横生,给孩子一个清晰的中国正史概念。
完整。以99个单元、上千幅插画串连上古至现代的中国历史,为儿童描绘一个完整具体的轮廓,将中国历史中原本僵硬的年代、人物、事件,做有生命且系统性的呈现。
启发。通过多元化观点的叙述,启发孩子以多元角度看历史,并学会思考历史,得到有益于己的智慧。
精致。设计“说来听听”鼓励读者发想、发表的专栏,拓展儿童的思考深度与广度,有系统地统整历史与生活,达成有效率的学习与思考。针对历史人物、专有名词、文物、事件、成语等,特设更深入详细的介绍与注释小专栏,增进孩子的历史深度与知识。并于第14册书后附中国历代大事年表。
把这套书推荐给小学、初中阶段的孩子阅读。我推荐的唯一的理由是:我的孩子喜欢读。
![](https://img.haomeiwen.com/i7968817/9316032bdbd5a12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