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的锅贴小哥

作者: 黄小丽的私人订制 | 来源:发表于2017-11-21 12:14 被阅读81次
    香味老远都闻到了

    每天上下班从公司楼下过,都会看到一个卖锅贴的路边摊前排起了长龙,一个精瘦精瘦的小个子男人,手脚干净利落,动作娴熟有力,表情投入而享受。一团团面被他揉捏得具有生命一样,变得服帖生动,活色生香。

    现在的零售生意并不好做,街边的店铺三五个月就会改头换面,更何况是流动性比较大的路边摊,在印象里就是朝生夕死的临时行业。可上班五年来,身边的同事都换过一茬儿了,他却像大厦的基石一样,一直屹立在哪里,魏然挺立。

    陆陆续续的听到了关于他的一些信息:他已经在这里卖了10多年了,从当年的五毛一个随物价涨到现在的二元五一个,翻了五倍,老顾客依然追着他跑。有的甚至多远赶过来,还要排队才能买到。

    我有一些感慨:品种单一,只有白糖和红糖两种口味,也是最普通的一种面食,满大街都有,他到底是凭什么拴住大众的味蕾的呢?他年纪不大,是什么样的毅力让他能在日晒雨淋的恶劣生存环静下,坚守十多年不放弃的呢?

    至此,我对他多了一些留意,也对他慢慢生出了一丝敬意。一:特别的敬业,特别的自律,一个人就像一个部队,有条不紊,风雨无阻。二:没有街边摊的随意零乱卑微,更像是一个高贵的街头艺人,饱含感情的揉面,包陷,合拢,贴锅,出炉,一段交响曲般一气呵成。三: 萧索的秋天,凛冽的冬季,为了干活方便,都只穿单衣,风刮过来,行人都裹紧了大衣,他纹丝不动,像行走的雕塑。四:特别的干净,不管是操作台,锅炉还是毛巾,都是一尘不染。钱桶挂在案板旁,顾客自己找补,他除了面不接触任何东西。

    有一次下夜班很晚,十点多的光景,人迹有些稀少了,他还守住摊子,没有疲惫和哀怨,没有冷漠和讨好,铁骨铮铮的立在那里,揉面时全情投入,沉浸在他和面的共舞之中,身体从脚尖到头部,都共频共振。需要出锅了,他泼一勺白糖,炉膛里亮起一股火花,火候及时,锅贴表皮灿灿的,像抹了一层金粉。

    我被多远就飘过来的香味所诱惑,突然感觉有点饿,给了二元五角,接过他从炉膛里才拿出来的热腾腾的锅贴,一口一口的咬进嘴里。

    干脆香,又称烧饼

    面劲道却入口化渣,甜恰到好处而不腻歪,香,干,脆,吃起来很入心很过瘾,彻底征服了我麻木的味觉。表层很薄,中间空心,陷料均匀的布在面腔,表层饱满充盈的凸出来。整体形状就像一片椭圆形的立体树叶。

    中间是空的

    我彻底服气了。这个锅贴的制作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就像艺术品一样刻有制作者的精与神,拥有了不可复制的生命力。从一万小时成功定律来讲,经过十多年专心细致的打磨,一个锅贴都成精了。

    对比自我,就相形见绌了。做销售十五年了,我是否做到了不忘初心,严格自律,沉淀下去,享受过程,不卑不亢,耐心打磨自己的技艺呢?说实话,我没有做到。我一边随大流,一边抱怨,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

    有时感觉自己冬暖夏凉的工作很高大,积极性高涨。有时受点委屈又觉得做服务的很低微,心里抗拒抵触。突然间为自己的浮躁和善变感到脸红,羞愧。我竟然不如一个路边摊小哥的思想境界。他起点低,没有平台,却靠自己的双手活出了一个人大写的尊严。

    前不久北京,有一位大妈火了。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大妈在北京一黄金地段摊煎饼,有位顾客拿到煎饼后,坚持认为大妈少放了一个鸡蛋。大妈辩解不过,很是无奈,忍不住怼了一句:我月入三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

    那一刻,我也给他算了一下账,月入过万是再轻松不过的事情了。我等觉得工资低,没有生财之道的人,可以反问一下自己了:一件事做到极致了,何愁没有可心的收入。关键的问题是,你付出了多少,坚持了多久,是全心投入还是敷衍了事。都说一个人把时间花在哪里,就在哪里收获。

    小时候学写文章,最喜欢用:“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来发达自己的决心。后来长大了,却学会了投机和圆滑,看不起这种笨方法,觉得是一种不变通的傻。聪明了大半辈子,最后才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些最后成功的人,竟然就是自己曾经嘲笑过的傻子。

    路不能跳着走,饭不能隔天吃。只有脚踏实地,对着你的目标死磕到底,才有可能得到幸运女神的眷顾。就像这个锅贴小哥一样,他战胜了自我,在路边也拥有了闪亮的舞台。那些一次又一次慕名而来的客人,就是给予他的精彩掌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楼下的锅贴小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oi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