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我是二狗君,一个宅到发霉也要坚守在家的人。所以没事我就听听音乐,拎自己晒晒太阳
之前分享了来自采铜的著作《精进》中的第二章(寻找心中的“巴拿马”)
今天,我们继续这本书的第三章(即刻行动),本章重点在于讲述如何执行一件事情。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这一小节,告诉我们一件烦难的事情,可能只是由于我们内心的懒惰、恐惧和侥幸附带各种各样的借口,在本该有的行动前竖起了重重阻碍,但只要开始做了,就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因为只要开始了,你就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
小 tips:尝试着开始一项你认为有点难的工作,或者用些时间尝试接触一些新的领域知识技能等,选择喜欢的领域逐步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你只有开始,时间才会被用到。
把“未完成”变成“已完成”

从小到大,我们接受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大学教育,课外兴趣教育等等,被老师们、家长们告知,现在的每一步都是为了将来可以更好的转换成社会角色,所以我们一直在“做准备”。但当我们踏出社会,才意识到真正的技能掌握始于实践,技能熟练始于练习。从一个项目开始,是最好的学习,你将被迫学习许多领域的知识。

作者提出对待批评的合理态度是:把批评作为一种“信息”,而不是一种“评价”,“接收”≠“接受”,因为所有输入的信息都需要慎重的审视,只不过不要一开始就情绪化地加以排斥。

注: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作者提倡应该不断地修正,因为人们总是留恋自己已经付出的努力,而不管这些曾经的努力对未来是否已经失去了价值。这称为“沉没成本谬论”。而如果舍不得重新来过,就会用自己接下来的时间,去赌一个小概率的正面结果。
从工作核心区开始
作者提出,做事情要像PS一样分解任务进行执行,提出一般性任务分解模型:
‘三明治’模型

作当我们拿到任务之后,务必先找出任务的“核心思考区”。例如领导要求你完成一个PPT案例,第一步你会做什么?找图片?找模板?不是。那是马上去查找相关资料吗?也不是!
正确答案是:构建PPT的架构。从你的听众的理解水平、知识水平、兴趣点、关注点入手。
同时作者提倡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集中处理同质性工作。例如制作一份PPT,我们可以在构建好架构的基础上,集中寻找资料,编写文案。然后把文案根据逻辑分配到PPT页面中,将所有文字内容处理好之后。最后一步,在进行图片素材的查找和排版设计。这样进行,可以有效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THE END
世界和二狗君爱着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