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初中时看过一遍,现在为了考试又重新看了一遍。《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
这是一个关于富二代的变形计,是伯爵聂赫留朵夫人性的复活和精神世界的改变。只有托尔斯泰这样贵族出身,又愿意去接触底层人民的作家,才能真实地表现当时贫民的悲惨生活,把各个阶层的人都描写得入木三分。无罪的人可能因为底下的社会地位进监狱,有地位的贵族官僚们几句话便可以决定一个人在法庭的判决结果。法庭审案不只是依靠客观事实,还有人情世故和所有经手人的利益分配,甚至个人的心情。
故事的导火索是在军队被污染成渣男的聂赫留朵夫和清纯美丽的玛斯洛娃干柴烈火后。一个继续回军队做他的贵族,一个却从此陷入了无尽的深渊。再次相遇的两人,一个是陪审团成员,一个成了被告。
两人多年后在法庭再次相遇时,聂赫留朵夫心中愧疚与自责交融在一起。除了能说明聂赫留朵夫心中的良善未消失外,还能说明每个男生心中对初恋是不是都很难被取代。在为玛斯洛娃翻案的过程中,聂赫留朵夫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直接揭露了当时司法审判的不公、社会结构的不合理、普通大众的生活水平低下等等问题。——聂赫留朵夫一个人便体现了男人最常做的两件事:拉良人下;劝风尘从良。
社会的畸形除了让聂赫留朵夫从正直的青年到玩弄女人渣男。也让他大学时的好友谢列宁从心地纯真,为人诚恳,作风正派的热血少年,经历了职场的摸爬滚打后,十年饮冰,热血终凉。再次见面时,心中的劣根已经被激发了出来,虚荣、谎言等等开始充满自身。
谢列宁不但是一个人,也代表了一群人。我们很难经历谢列宁所处的时代,但是我们一定会像谢列宁一样经历职场的打磨。那么我们是被职场打磨得圆滑,还是努力一点点改变大环境。刷到很多视频说:什么时候发现90后、00后开始改变职场了?年轻人一定要站着去改变职场,因为你一旦跪着去适应时,可能再也站不起来了。谢列宁最后的来信,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的善良少年依然没有被黑暗吞噬。所以也不要认为工作后,职场一定会有无数尔虞我诈和不当竞争,不要认为感情中,会有那么多的不认真和套路。
玛斯洛娃因为底下的社会地位,遭遇不公正的审判,展现了审判的随意性。有阳光的地方必然有黑暗。我们能选择的是朝影子走去,还是转身面向阳光,不陷身在阴影里。西蒙松、纳巴托夫等人代表的觉醒者,正努力对抗这一个苦难而动荡的世界。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总是有风。
唯一不适应的是,最后引用《马太福音》中的句子,来升华聂赫留朵夫的世界观,在诵读中变成了截然不同的自己。我们的历史教会了自我觉醒和自我拯救,而不是将希望寄托到诸天神佛。福音书有其独特的优势,个中的句子也有其引导性和教育意义。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有时代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最起码唾面自干我是决做不到。以德报怨,以何报德。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社会的黑暗使聂赫留朵夫之前塑造的三观逐渐崩塌,当他需要重新树立自己的三观时,宗教成了最后的精神寄托。这里腐国传教士和神秘扫地僧直接促成聂赫留朵夫投入到宗教怀抱中。但是前面扫地僧刚刚表示“自己只相信自己”,后面在监狱中则对基督有了一定的认同。他不但影响了聂赫留朵夫也改变了自己。或许当对生活无能为力时,将心愿诉诸于神明也是最后的一次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