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前后后。
前前后后,也总不过那么多。首句发语词总要低沉一些。然后才可以想到许许多多的事,后面的句子,才有机会写出来。像古筝开始时“锵”的一声,于是高山流水,于是人世沉浮,然后放荡落魄哀怨与淫靡甚至卑微到灰尘里。然后路过江南,烟雨一地泥绊了脚跟我跌跌撞撞闯进广陵,天地还未旋转便又“锵”的一声归于平静。
这种声音 ,怎么可以绕梁三日?
几天前看见那背着琴的女子。那样风尘仆仆奔赴着梦想跌跌撞撞却没有一丝落魄。从没有迷茫和踉跄。弹琴的人总会有这么一种魅力。那种淡淡的却又分明的感觉,你忘记了,可你怎么也忘不掉。这样在记忆中模糊去了的表情,这样在记忆中模糊去了的记忆,可你总是忘不掉。
那弹着琴的女子眉眼清晰,略微上扬的唇角,弯曲的睫毛,青黄色的裙摆,略微显得高挑却不突兀。言语时谈吐清晰,温文尔雅,一字一句,郁兰芬芳。时间差不多也快到下午,是最为温和柔美的时候,长发被不多的阳光晕染,沾染着刚过午后的温暖气息透着微黄。如同陈年佳酿,只因时间的沉淀而芬芳——芬芳在未品的时候便是知道的,却猜不透这封泥下积蕴着多少,然而一品,知道了,却挥霍殆尽,从此不再。
那美丽是知道的。却不忍心去触动。只是从侧脸上白皙肌肤泛着的温暖因子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这时候让我想起了多久之前也曾这样近在咫尺的女孩脸上清晰的绒毛,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的此时的我。
这女子说,因为有琴伴着,就是浪迹天涯也是不曾孤单过的吧。她笑笑,眉眼此时都绽开,然后悄悄眯到一块去。我也笑笑。谁舍得呢。在这满目荒芜的年代,在这人人挣扎的时候,能够放逐如此一人一首曲的,怕也只能有这不甘于沉寂的心灵了吧。
是这琴音洗涤了人还是这人洗涤了琴音?
这样的人,总会使心底轻触一下。像平静水面的细小波纹,就那么漾了开去,漾了开去,就像从未出现过,而我们都知道它曾存在过, 谁都没有告诉我。在这茫茫人海,在这行色匆匆的一次次穿梭中,在人与人的摩肩接踵时,在忙碌于生存时,她们来来去去,脚步很缓。是的,她们总吸引着我,是她们胸腔中低低的沉吟。
她们来了又去,像是青鸟。
而我总担心她们去了不回。
她们注定是走向远方的,她们知道前方等待的是什么,她们注定是不会回来的,她们知道生命中有琴音有更远的前方。
她们总是在行走,每一个步伐都随意,而每一个步伐都清晰。
我想她们总是这样吸引我,是那琴声。无论焦尾或者绿绮,或者只是淡淡的“锵”的一声,就足够吸引我。使我迈步向前。我知道前方等待我的是什么。
我会随着这琴音,穿过这人与人中的间隙,穿过心与心的隔阂,不在乎旁边人的行色匆匆,它会指引我,告诉我我的脚步。我会前行,直到我的归属,或者这就是我的归属。
我听到的琴音,是我的心告诉我。
那女子慢慢远了淡了直到消失不见了,余音袅袅,声音还泛着色泽。你听到了么?
“锵”
2012.7.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