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文章结构调整
- 柔弱胜刚强。
-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是谓微明。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 歙与张:
- 歙的意思是关闭,收拢的意思
- 张的意思是打开,扩散的意思
- 这个运用在日常中,有几个典型的案例;
- 第一个典型案例是:我们想要憋气,你可以选择直接憋气,但是想要憋的久一点,需要先吸一口气,做好憋气的准备;
- 第二个典型案例是:在舆-论控制的问题上,与其想办法去让别人闭嘴,我们也可以考虑主动发布一些消息,可以降低信息的爆炸性,也可以进行鱼--论的引导和控制。
- 第三个典型案例是:工作中,你的同事准备投诉到你的领导那,与其想办法让别人不去做,我们也可以考虑自己先行向领导汇报下工作的情况。当然我们也可以从两处同时着手。
- 对我们的启示:
- 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要多角度的灵活看待问题;
- 正向思维要,逆向思维也要,一阴一阳,合在一起就是道;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 弱与强:
- 弱和强是相互依存的,是比较的结果,又不是比较的结果;
- 如果说,刚柔是外在两个独立个体的相互比较;
- 这里的强弱,我更愿意理解为是个体内部状态的差异;
- 何谓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何谓弱?不自胜者弱。
- 强弱对我们的启示:
- 传统理解的强弱,是比较的结果,是能力差异的注脚,能力差的弱,能力强的强,人如此,国家亦如此;
- 但是,道德经是一本教科书,需要讲述更多的内容,让人不断成长;
- 我们当已经解径:有力者,能力强者,如果不能自胜,则为弱;
- 为什么强之,可以让其弱:
- 先翻译一下这句话:如果想要让一个人不自律,不自强,我们可以通过要求他自律,自强来实现;
- 原因一:人的改变是无法通过说教实现的;人的内心就像一个反锁的屋子,除了自己打开,别人无法从外部打开它;
- 原因二:甚至,由于厌烦了外部的说教,人们会把内心的门窗进一步密封好,不让一丝声响透进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