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8/8 素描的诀窍

8/8 素描的诀窍

作者: 吹上 | 来源:发表于2017-08-07 22:49 被阅读0次


Perrin, Dennis - Reading on Patio, by River

第七章 图案与构图

作草图与作构图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关心的是事物,而后者则更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

构图不仅要画物体,而且要画出整体的图案,考虑到整张画纸。

想象自己是戏剧彩排中的一份子,而你的角色已经从演员转换为了导演,你所要负责的也不仅仅是台词,你要对整个过程负责,你要走下台去,坐在剧场的位置上,在那里准备演员道具和背景,你也许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效果,或许会采用「看到它我就能认出它」的态度。向后退,观全局,定计划,敢尝试,这些都是构图作画的基本条件。

1.构成画面的块状不仅包括对象的形状,而且包括背景的形状。

2.好的构图来自于整体感,它体现的是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只表现某个特殊部分。

3.画面的关系总是建立在模棱两可或看似矛盾的形态上的。

拼图

背景形状很容易受到忽视,然而,如果对此保持警惕,能够把他认出来,也就说明你的构图感正在不断增强。

辨认形状

构图时,我们要改为使用一种感觉图案的样式,这样才能够看整体而不看不背。为了理解他的意思,让我们假设在图像形状与背景形状之间有一场小小的斗争,谁都想体现自己的重要性,他俩就像一对任性蛮横的姐妹,彼此嫉妒,争着要得到你的注意,不管是谁赢,构图都会受影响,你所要扮演的就是一个公正的裁判,公平对待两者,为整体的构图服务,这就意味着不能偏向图案,也不能袒护背景,而要让他们两者相互支持。

合并形状

在构图中,常常把色调相同,但形状不同的部分合并起来,以产生统一的画面。光、影和本色调混为一体。暗色与暗色合并,亮色与亮色和b中间色与中间色合并,不必在乎他们的光源是否一致。这样合并产生的新图形就是构图中的一块块小片。而他们本身也相互联结形成画面的大块整体图案。

感觉图案

感觉图案的方式是一种感觉方法,通常无需言语表达。画家并不需要理解视觉图案或者了解为什么他们更喜欢一种图案,而不是另一种。然而在经验中他们却知道即使是直觉中最模糊的部分,有可能创造出值得画的作品。

只要我们放开灵感,许多看似不可能结合在一起的形状和色彩就都能诱发我们的感觉图案的方式。

本质上说感觉图案的方式是非与人的方式,但却可以通过玩一些叫做「这是什么图案」的言语游戏来培养这种方式。

当开概论和简化对象成为观察的一个自然部分时,就能够完全抛开这些词汇。而目前,把见到的景象用言语表达出来,可以使你产生把他们画下来的愿望,这就好像是大脑中的视觉部分,对言语部分说,你没能把它描述出来,看我的。

取景

透过取景器浏览图片,从而选择一些物体,除去另一些问题,它使我可以一次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部分,从构图的角度来说,它使我理解对象。

一般情况下我已经找到图案就换下来,但偶尔我会在别的物体以获得更好的构图,如果物体看起来复杂,我就把它去掉,如果空间看起来太空白,我就会在其中加上一些东西,这些决定几乎是在不知不觉中做出来的——在摆弄形状时,想法就会冒出来。

图片裁切

图片裁剪可以看作是背景与画纸边缘交界处所产生的结果,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激进的构图设计。看清,有助于培养勇气,因为他需要的是斩钉截铁的决心,物体可以画在画面中,也可以画在画面外。

进行图片裁剪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是归结起来不外乎两大类

第一个原因是,图片裁切使得观众更靠近从与对象有更为亲密的接触。

第二类原因是,图片裁切把一个大的背景形状分割了更多更有特色的小块形状。

虽然图片裁剪没有什么规则,但我喜欢按照一种叫做裁切和空余的方式进行图片裁切。大意是这样的,如果你残缺了物体的顶部,那么你就要让物品的底部有空余的空间,反之亦然。如果拆迁了物体的一边就要让另一边有空余空间,还有最好不要再狭窄的接合处进行裁切。比如画人体的时候,不要在脚踝手腕或脖子处裁切。

三个构图决定

1.要纵向构图还是横向构图?

2.背景大一些,还是对象一些。

3.能否把对象形状简化到五个乃至更少。

重复和变化

在作画中重复形状,可以使画面产生一种舒适的视觉节拍,而同时这些形状又各具特色,变化多端,这就使得画面产生了与这种节拍相应的有趣旋律,这就是跨版。观众的视线来回跳跃,一会儿观看是统一的整体,一会儿观看的是独特的个体。

简单性与复杂性

一副作品可能会在许多方面存在简单与复杂的矛盾面,但现在我们只从构图角度来看待和考虑这对矛盾。从简单角度来说,作品是由非常少的几个有序图形构成的,从复杂角度来说,它又是可以分解成大量不同的形状。跨板所做的就是把复杂事融入前者,把简单性引入后者

复杂性表现的是话面的差异和丰富,而简单性则使得画面显得连贯一致,在掌握这两者思维所进行的「伸展运动」可算是艺术体验中的一件乐事。

清晰度和模糊度

一副吸引观众的作品是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给出了答案。

打开(问题)的倾向和关闭(问题)的倾向是这个快跨板的基础。实际上就是,在给出一份线索的同时用不完全揭开谜底,让人一眼可以模糊认出,却无法完全认清。

这样做法的目的不是为了搞笑或者出难题,他更是为了让观众自己去发现,也许他们也能从而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这些物体,你也许会在一时间把他们骗出原来的物质世界,带进形状和构图的世界。这种成果很小,但能把他人带出原先的观察习惯,这也是一种才能。而作为画者,就要带头先把自己带出原先的观察习惯。

平衡与失衡

我们在趋向于秩序、稳定、相称的同时,因为自由、活力、变动所吸引,这两者对立的天性使制定持久的构图规则变得相当困难。构图中难处理的地方就在于要找到一种特别的方法使他能同时满足这两个需求。

1.观众的眼睛要停留在画面区域内。

2.观众的眼睛要保持移动。

有创造性的张力,通常发生在不同大小形状的部分之间。小的形状可以通过位置对比或情感联系来平衡更大的形状。高对比度比低对比度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彼此分离的部分则要比组合在一起的相同成分来的更有意义。

积极形状与消极形状

如果人体的一边是简单、内敛、静态的,那么就让另一边表现出复杂、突出和动态。


相关文章

  • 8/8 素描的诀窍

    第七章 图案与构图 作草图与作构图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关心的是事物,而后者则更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 构图不仅要画物体,...

  • 9/8 素描的诀窍

    第八章 绘画与想象 认真看待所谓的怪异想法,我们就很快意识到所有这些想法都是那么的简单,根本无需天才就能想象的出来...

  • 3/8 《素描的诀窍》

    第二章 艺术家笔势 两种模式: 直觉模式 - 快速、粗略、武断、紧凑、笼统、冲动、松散、联结 分析模式 - 精确、...

  • 7/8 素描的诀窍

    Reading - Majors Boris Ivanovich第六章 笔触效果 笔触常常被认为是在已经完成的画面...

  • 6/8 《素描的诀窍》

    第五章 深度效果 产生深度效果的四种方法 重叠形式——当两个形状重叠在一起时,眼睛看到的谁一个形状在另一个形状的后...

  • 5/8 《素描的诀窍》

    第四章 光的效果 作为画家,我们都希望观众能够从作品中分享到我们的经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部分地是通过重现对象...

  • 1/8 《素描的诀窍》

    书摘 |《素描的诀窍》 〇我们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所有的知识。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集中思想在作画对象上,并且相信自己的眼...

  • 素描的诀窍 练习day8

    光影这部分完全画不好,不过知道了本色调、阴影和明度这组概念,感觉还是有收获的。

  • (8)素描

    画画——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忽然间喜欢上了素描。素描是个充满奥妙又高深无底线的艺术,任何东西都可以转为素描的...

  • 素描8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8 素描的诀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xz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