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47中国在碳排放问题上怎么赢

47中国在碳排放问题上怎么赢

作者: 此生未完成1994 | 来源:发表于2018-04-21 23:19 被阅读0次

国际政治和经济中有些事情,是超出双循环结构的,比如全球变暖问题。理论上说,这个问题对所有国家都有同样的影响,中国、美国和坦桑尼亚,谁都没法置身事外。现在,一般认为是人类过度排放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导致了全球变暖,所以国际上对于碳减排的事情吵得很厉害。

碳问题的由来

1990年,联合国的气候变化委员会发表了第一份评估报告,确认了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之后,各国不断谈判,达成了几个关于碳减排的国际公约。1998年的《京都议定书》进一步确定了一个原则,叫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就是说所有人都得面临碳排放导致的后果,所以各国都有减排的责任。工业是排碳最多的产业,发达国家已经工业革命两百多年了,发展中国家最近这几十年才开始发展工业,二氧化碳一半多都是发达国家排放的,现在要所有人统一减排,这不合理。所以,发达国家马上开始减排,发展中国家不着急,晚一点再开始减排。发达国家还有义务出钱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这就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2009年,各国在丹麦哥本哈根又开了一个大会,打算讨论一个新的协定出来,进一步明确各个国家的责任,并取代将于2012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然而哥本哈根回忆开得一地鸡毛,唯一的成果就是确定了下次在哪开会继续讨论。后面的几次会议,每次的成果也都是确定下一次的会址,到现在,什么可行的新协议都没达成。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一方面,学界对于气候变暖的原因并没有真正达成共识,另一方面,各国在这方面的利益诉求差异太大,没法达成共识。在学界的争论中,有人提出人类的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他们的理由是,要讨论气候问题,就不能仅看最近这几十年的气候变化,得看长线。一旦看长线,就会发现地球上是有气候变化周期的,冰河时期和温暖时期是交替到来的。

一万多年前还是冰河时代,猛犸象还在到处跑,然后气候就变暖了,猛犸象就灭亡了,你能说这是的山顶洞人烧柴闹的吗?再往远看,恐龙时代比现在还热,该找谁算账去?大的气候周期跟天文学上的一系列变化有关,现在正处于温暖周期的上坡道,人类碳排就算有点影响,但根本不是气温上升的主要因素。这个反驳听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主流学界并不认,认为提出这种说法的人是有利益关联的。是什么人在主张这种说法呢?主要是俄罗斯科学家,这确实是有些嫌疑,因为俄罗斯的财政高度依赖于能源出口,如果大家都减排,石油使用减少了,能源就不好卖了,而且俄罗斯冰天雪地的气候也不大在乎全球变暖,变暖点也许还更好。不过利益关联的这种指责是没法验证的,这种讨论一旦开始追究动机的话,就没法聊下去了。

谁能保证欧美的学界就没有利益关联呢?尤其是欧洲国家,极力主张减排,而欧洲的减排技术非常发达,难道不是因为欧洲人想要卖减排技术吗?并且欧美也有学者赞同气候周期的说法,俄罗斯也有支持减排的学者,他们又都是拿了谁的钱呢?学术问题必须就学术论学术,只看对方的证据是否扎实,逻辑是否恰当。如果从阴谋论出发,任何认真的讨论都没法进行了。目前学界并未对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这一说法达成共识,只不过主流学界认可这一说法。但是非主流学界的存在,就能让各国在政治谈判的时候,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各国在谈判的时候的主张确实是有利益关联的。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不一样,必须考察利益相关性。因为任何可行的制度安排都脱离不开对于利益的平衡。只从理想状态出发,跟利益不搭边的话,就没人有兴趣支持这种制度,它就肯定运行不下去。

既然政治问题都是利益相关的,那么各国的主张都是什么样的呢?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能源出口国家,它们多半都主张碳问题就是一个耸人听闻的伪命题。一种是欧洲、日本这种国家,它们是气候谈判的主要推动者,因为它们已经进入到了后工业化时代,减排技术又非常发达,大力主张减排。一种是小岛国,它们眼看着海平面上升,自己的国土越来越小,心里很着急,强烈要求减排。马尔代夫还曾经搞过行为艺术,全体内阁跑到水底下开了一次会,证明本国就快要淹完了,外部世界不能见死不救。一种是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比如很多非洲国家,它们觉得自己没啥工业,反正碳排放的配额也用不完,所以对减排没什么意见,甚至还能从通过减排而获得出售配额的好处。一种是中国、印度这种正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大国,它们想要证明自己意愿承担国际责任,所以同意减排。

但是认为欧美国家排了两百多年了,现在突然非要让我们减排,一方面觉得很不公平,另一方面觉得你们这就是想要压制我们的经济发展,所以这些国家虽然承认共同的责任,但更强调有区别的一面,让西方多承担责任。还有一种就是美国,美国在2006年之前是世界头号排放大国,之后被中国超过,但是人均排放量仍远远高于中国,所以美国对减排这件事并不积极。因为这将影响到美国人习惯的大手大脚的生活方式,以至于美国政府虽然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国会并未批准,后来美国就干脆退出了《京都议定书》。所有这些国家,都是各有打算,又都能找到理论支持,同时各国之间要博弈的问题很多,减排问题只是其中之一,必须与其他问题相平衡。这种情况下,气候谈判得不出结论是正常的,能得出结论反倒不正常了。

如何建立新的碳排放秩序

主流学界的主张,也就是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看上去有更扎实的证据,所以国际主流也认为,人类确实需要一种关于碳排放的秩序安排。但气候谈判一无所得,那么这个秩序怎样才能建立起来?这就涉及政治学上的一个基本逻辑了,一个能有效运行的秩序安排,一定是和实力结构相匹配的。实力结构最根本的是伤害别人的能力,只有“我有能力伤害你,我却选择不伤害你”才能有效谈判。如果你没有能力伤害别人,那就不能指望别人愿意跟你谈。

换句话说,彼此都有能力互相伤害的人,都会意识到靠暴力没法实现诉求。谈判才更符合自己的礼仪,于是会坐下谈出个秩序来,这样谈出来的秩序才是能有效运转的,因为各方都知道,对方是能伤害自己的,违约的成本会远远大于收益,于是大家就愿意守约。气候谈判要想谈出成果,除非是有碳实力的国家愿意主动谈判、主动合作,否则什么也搞不成。实力的基础包含两条:一,我有能力伤害你;二,我却选择不伤害你。于是谈判的空间才打开。所以碳实力的核心要素就是:第一,我必须得特别能排,这就是伤害别人的能力;第二,我又必须有能力减排,这就是选择不伤害别人。这两个要素哪怕欠缺一条,都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碳实力。仅能排不能减,人家跟你谈也没用,仅能减不能排,人家凭什么要坐下来跟你谈。

那么世界上究竟谁有碳实力呢?中国碳排放占全球的比例,在2000年之后迅速上升,因为2000之后制造业大规模外包开始了,中国迅速工业化,中国的排放量就会迅猛上升了。根据2013年的数据,各国当年排放量,中国占全球的29%,美国占15%,欧盟占10%,印度占7.1%,其他国家都是5%以下。中国的人均排量已经超过欧洲,但还不到美国人均排放量的40%。进一步测算,中国到2016年已经成为历史上累计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不过近年来中国的年度排放量已经开始下降,也就是减排开始见效了。而印度的年排放量却在上升,上升的量比中国减排的量还要多。

一个大致的碳实力结构关系已经可以勾勒出来了。中国和美国都有强大的碳实力,特别能排,技术水准到位,所以也都很能减。欧洲就不行了,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人均排放量很低,所以是能减不能排。印度正好反过来,工业化还将持续很长时间,是能排不能减。至于其他国家,排放量太小,能排还是能减都不重要了。所以真正拥有完整碳实力的就只有中美两国,如果中美两国不配合,气候谈判多少轮都没有用。虽然欧洲在气候问题上占着道德高地,但没多大用处。碳问题要想真正获得解决,必须是中美两国有主动的动作。

中美两国对现在的气候谈判不愿配合,原因是什么呢?对美国来说,主要是美国人不愿放弃自己大手大脚的生活方式,如果承诺减排,民间会有较大的反对声音,国会那关就不大容易过得去。对中国来说,有更复杂的原因,首先,中国的工业化开始得很晚,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里,中国更重视自己获得区别对待,欧洲则更强调中国的共同责任,因为中国现在太能排了,这问题上双方就谈不拢。往更深层去挖的话,会发现双循环结构又回来了。双循环结构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几乎是在为全世界生产,当然也就是为全世界在排放。西方国家的生产都转移到中国了,当然排放就减少了,回过头来在指责中国太能排,这事就不对了。

制造业大规模外包也使得生产已经完全不是以国家为单位运行了,但是气候谈判中争吵最激烈的内容之一就是碳排放的配额,每个国家每年可以免费排放的数量,却是以国家为单位来分配,超出配额的部分就得向其他配额用不完的国家来购买。生产和排放并不以国家为单位,但是配额却以国家为单位,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中国并不是不愿意参与气候谈判,中国近年来做的减排工作也颇有成效,主要是现有的议程设定对中国来说很有问题。中国有足够的碳实力,甚至是最强的碳实力,也就意味着,中国实际上可以发起一种新的谈判议程,让其更有创造性并且更能体现中国的国际责任。

中国的立足点应该是什么呢?肯定得以自己的实力为基础,就是我是最能排的。那为什么我能排呢?因为我在替全世界生产,从而使替全世界排放。反过来看,我减排,就相当于是替全世界在减排,这是中国的国际责任所在,中国也愿意承担这个责任。由于中国制造业的超大规模效应,意味着减排技术在中国的应用也是有规模效应的,技术应用的效率会远远大于制造业分散在各国,以至于减排技术也只能分散应用的情况。人类的减排大业,将因为中国的减排,而获得更大的成效,这就是中国对国际责任的担当。可以再往前推想一下谈判过程,比如欧洲人会说碳减排不仅仅是经济事务,同时还是有道德责任的。中国正在做这个事情,而且比谁都做得更好,这对全人类都很重要。

欧洲的减排技术,是不是得便宜点卖给我们?欧洲人肯定不愿意。我们可以说,正因为你们的技术好,所以它对人类来说更加重要,而我们的减排对于全人类有着重大的意义,所以你们应该更便宜地卖给我们,这是为人类负责人的表现。从这个演绎中,可以看到网上一些常见的另一个玩笑的解读,经常有人调侃“在国际上,看到祖国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实际上,只是流氓,仅能放一半心,只有它能流氓却不流氓,转而以实力为基础与人谈判的时候,才真能放心。因为这样导向新的秩序建设,并真的实现中国的国家利益,落实中国的国际责任。

相关文章

  • 中国在碳排放问题上怎么赢

    一提到碳排放,必然会想到全球变暖,这可是整个地球人共同承担的责任啊,为了保护地球的家园,每个国家都应该也必须在碳排...

  • 47中国在碳排放问题上怎么赢

    国际政治和经济中有些事情,是超出双循环结构的,比如全球变暖问题。理论上说,这个问题对所有国家都有同样的影响,中国、...

  • 【中国史纲50讲】49|中国在碳排放问题上怎么赢

    我们在前面几讲讨论了在双循环结构下,中国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但国际政治和经济中有些事情,是超出双循环结构的,...

  • 022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碳排放具体涉及国家碳排放总量、国家累积碳排放、人均碳排放、人均历史累积碳排放等概念。一国人均碳排放水平主要...

  • XCU碳汇链:悄悄崛起的巨大金融碳交易市场

    碳交易背景: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家 截止2018年底,我国碳排放交易量累计接近8亿吨,其中交易量最多的是湖北碳...

  • 003碳核查

    碳核查,是指第三方服务机构对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碳排放单位提交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进行核查行为,以确保碳排放单位提交的...

  • 005碳排放权和碳排放配额

    碳排放权,是指政府主管部门分配给重点单位的规定时间内的碳排放额度。 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重点排放...

  • 碳排放

    1. 碳排放 碳排放是人类生产经营过程中向外界排放温室气体的过程,被认为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碳达峰指的...

  • 碳排放

    停止破坏现有的草地森林和湿地,可以减少向大气排放39亿吨碳。 使用先进的农林技术,碳排放可以再减少51亿吨,恢复森...

  • 碳排放碳中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47中国在碳排放问题上怎么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zf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