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我的儿子,小名叫“好好”。妈妈——我的老妈。我们仨快乐地生活在村子里)
不知道是不是最近(两周前的事情了)几天儿子不爱午睡,还是出去疯跑太累了,导致他在清晨起来就无精打采。
老妈说摸过他的额头了感觉稍微有点烫。听儿子嘴里老是嚷着“要抱抱”,不时地说“肚子太饱了!”(他都没有吃早餐,估计是肚子胀的不舒服,恶心,他不会说这些词,只能用肚子太饱了来代替他要表达难受的意思)
我和老妈都看出了他生病了,能感受到他的难受,也知道他要表达的意思。我也过去摸了一下儿子的额头,真的有点发烧了。于是马上把儿子送去就医,因为家里没有备着退烧药。
本着就近原则,我没想直接送到自己工作的医院去,而是选择了去找村里的医生。至于是去村里的卫生院,还是去诊所,老妈也没有主意,最后是我下了决定——去村口的卫生院。
很快我们仨就开车到了村卫生院,停好车,抱着儿子,步行进入屋内。
好多年没有来过这里了,大概有二十多年了吧。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玩耍摔伤了头部,到这里(没有重建前的老医院)消毒缝合,至今还记得那种缝针的剧烈疼痛。之后就没有到过这里了,这一次算是故地重游了。
到了卫生院里唯一的诊室,看到前面有两位病人,前面一位女士已经在看了。
我们只好坐下来等待。这一等就是十多分钟,儿子开始更不舒服了,嘴里不时发出“肚子太饱了”的呢喃,小手想去自己的肚子上揉搓,却因为穿的衣服有点多够不着。关切的老妈马上为他揉肚子。
而前面那位女患者明显与这里的女医生很熟稔,聊起天来没完没了。从家庭,工作,再聊到退休,像是大学宿舍的漫漫夜谈。
还好在我妈的几次起身靠近医生的动作示意下,女医生终于为前面那位患者开好药了。原以为医生马上就要给我儿子看病了,结果这位女医生又跑去旁边的药房给病人拿药去了。这一等又是十来分钟,终于等到女医生坐回诊室。
第二位患者是位五六十岁老人,见我儿子很是难受,就出去溜达了一下,把位子让了出来,我们很是感激他。
女医生给儿子看病花不了几分钟,测个耳温,听听肺音,问了一些饮食,大便方面的问题,基本上确定是一般的发烧感冒,开了一些退烧健胃药就完事了。
儿子回到家后,很听话的把几种药水一口干了。不到两天他就又恢复活蹦乱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