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似乎发现了我的写作方向,那就是导师型的那种,教导的方法较多,对于写故事完全不在行,每天总能从各种经历中收获一些感悟和心得,然后告诉别人,分享给更多的人,从而影响到周围的人。
言归正传,今天这个话题有点宽泛,引发思考的是今天参加的演讲比赛,老师的点评给了我一个提升的方向,而且我对她的功力是信服的,所以我会觉得对方说的对,然后就会心甘情愿地听取她的建议,这就是一个好的教育别人的方式,就好像病人怎么劝都不听,但是在医生面前,里面乖乖的听话,这就是我们潜意识里面的专业信仰,认为医生就是专业的,其他人即便和医生说的一模一样也会有质疑的声音存在。我们好像都对自己潜意识的专业人士比较信赖,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因为他是专业的,而对于其他人来讲,那都是业余的,和自己一个水平,肯定不会听。
这件事给我的启示就是专业化更具有说服力,当你说出更加专业的知识的时候,可以在气势上让对方内心的多抗能力减弱,因为他不懂,不知道如何对方,假如你说的都是对方知道的大白话,那么你将会受到本能的对抗,因为你的不专业性,他会觉得你就是在忽悠,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不欢而散,无法正常表达你的意思。
那么什么时候我们才会想要改变自己呢?
第一,当你当众出丑的时候,或者在很多人面前表现不佳的时候,你会想着去改变。
人都有羞耻心,对于自己不好的地方总想着去改变或者掩盖,掩盖是最差的一种方式,因为它不能根除,一直是你的软肋;相反改变是一种长久之计,能够以绝后患,但是想要改变并非易事,需要刻意练习,练习多久这个时间不一定,甚至发生反弹都有可能。不过能够决定做出改变的决定,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把握住这次机会,或许真的可以提升到新的高度。
第二,专业人士的建议。
这种改变一般是在你咨询过之后,专家给予你的建议,建议你去改变,如果不能改变,将会导致较差的影响。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医院,医生建议你多运动或者少吃肉等等,因为你的生活习惯如果不改变,将会带来严重的其它疾病,甚至危及生命。面对专业人士的建议,我们多半会信以为真,而且也会按照要求去做,毕竟这是一个比较正确的建议。让自己变好,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自己的亲人,另外一种是你花钱请的人,前者是因为爱,后者是职业道德要求的。所以面对这两种建议的时候,你可以相信,因为他们说的就是你目前的境况,之所以我们觉察不到,就是因为我们看不见自己,陷入自我世界的限制当中。
最后一种改变来自自我觉醒,自我认知的提高。
当自我认知提高的时候,就会觉得现在的自己能力有限,必须加紧学习才行,这是来自内心的自我督促和改善,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也是比较好的一种提升自我能力的方式。只有当你的眼界和意识提升了,才会想着靠能力与之匹配。自发提高能力的积极性更高,能够改变的几率更大。
改变从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内心认同之后才会下定决心去行动。如果仅仅靠着外界的压力选择改变,往往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长久,也许就是做做样子,假装为之努力而已。
面对这样的情况,你可以把自己的目标公布于众,利用自己的信誉来强迫自己改变,坚持到一段时间,形成习惯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