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星期二 多云
又是一年毕业季。最近频繁的刷到毕业季的催泪视频,跟着哭哭笑笑,无数往事涌上心头。
那一年,我22岁,大学毕业。
我们忙着论文答辩,拍毕业照,在宿舍楼下摆摊卖掉一些带不走的东西,用赚来的钱吃一顿奢侈的自助,我们偷偷拿了一瓶白酒,每人尝了一口。我们去KTV唱了一整夜,又在宿舍睡了一整天,这是属于我们的最后的疯狂。
然后打包行李,离开了住了四年的宿舍。帮即将在附近工作的舍友搬完了东西,开心的挥手道别。没有太多伤感,总觉得距离那么近,想见总能再见。是过去很多年后才知道,即使在同一座城市,见面的概率也几乎为零。
没有找到工作,没有任何规划,只有一个目标,我不能回家。于是打包行李,跟随室友一起坐火车来到青岛。
住在姐姐的宿舍里,晚上我们挤在一张小床上,炎热的夏天,风扇吹一整晚。
白天对着电脑修改简历,投简历,接面试电话,对着地图查看公交车路线。然后坐很久的公交车去市区,一边参加面试,一边找房子安顿自己。
后来我跟一个陌生女孩合租一个套二的次卧,小小的空间,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
找到第一份工作,认识了这个城市里第一群朋友。我们白天一起培训,下班后一起吃饭逛街,快乐的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那时候还没有大大小小的烦恼,有的只是脱离学校后的新鲜感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那一年,我18岁,高中毕业。
我早已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极度渴望逃离。大家都忙着筹备高考,没有多少离别的伤感。有同学带了相机,课间十分钟我们在教室外的阳台上跟关系好的朋友合影留念。
唯一的不舍是喜欢了很久很久的男孩子。我们没有很多时间见面,用一个本本子书写心情,无数的小纸条交换日常。在最难熬的日子里,互相鼓励,相信艰难的时期总会过去。我们约好,不管未来在哪里,都要好好的一直在一起。
后来报志愿,去了两座城市,距离480公里,那时候不懂,异地恋是多么残忍又无奈的考验,以为相爱时很简单的事情。后来我们彼此折磨,无暇相爱。在异地的第二年,无疾而终。
现在的毕业,多了很多仪式感。学生们准备了烟花,礼物,音乐,视频,PPT,回忆共同的青春。现在的关系,只要你想,就不会失去联系。
有遗憾吗?一定有吧。有时希望时间倒流,回到很多年前,也许会有新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