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主要是来检讨的。这个演讲稿我是过了最后交稿时间才开始动笔,延误了一周才上交。刚开始报名的时候我热情很高的,想着2天时间把稿子写好,然后多留点时间来打磨、排练。可实际情况是,因为忙工作、忙家庭、忙孩子、忙健身、忙应酬、甚至忙打游戏等等各种原因,写稿子这件事一拖再拖。
从今天拖到明天,从周一拖到周五,从月初拖到月底,参加演讲的热情也从一天又一天的拖延中消耗殆尽。最后甚至想,要不下次再参加吧,差点拖到了下次。
当我正准备放弃的时候,是陶子教练感动了我,她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的督促,就像债主向一个老赖讨债似的,我实在不忍心不还,就又把这个破罐子捧了起来。感谢陶子教练,也感谢各位教练,在我们闯关、练习出现拖延时,不厌其烦的给予督促、帮助。没有你们的耐心,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走不到现在。
写演讲稿这件事,我遇到了拖延。这种状况,大家几乎都遇到过。工作报告总是在快要交了才开始做,穿过的脏衣服快塞满洗衣机了才准备洗,信誓旦旦的制定了一份早起跑步计划,可迟迟没有行动。
有人说,事情越欠越多,都是因为拖延。有人也会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一个爱拖延的人。以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教练的一个观点让我对拖延有了新的认知。他说“你所谓的拖延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导致拖延这个结果一定是因为各种不同原因”。我忽然醒悟。从那之后,再遇到类似问题,都会去认真想一想背后的真正原因。
拖延写稿这件事,我找了很多原因。如工作忙没时间,对演讲的主题没有灵感,最近心情不好等等,但这些都是主观原因。我们在遇到拖延时,总会习惯从自身主观上找原因,但除了主观之外,会不会是你要完成的事情本身的客观原因造成的必然拖延呢?
你那么忙,拖延了那么多事情,但吃饭怎么没拖延呢?追剧怎么没拖延呢?打游戏怎么没拖延呢?刷朋友圈怎么没拖延呢?
那些没有被你拖延的事情,到底具有哪些魔力,让你动力十足、乐此不疲呢?它们所具有的客观属性或许就是我们今后避免拖延的重要参考。
我总结下来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是刚需。
一件事对你来说十分重要、紧迫的话,你绝不会拖延。如果对你来说做不做都无所谓,那就很容易因困难、兴趣、时间等各种因素导致拖延。
比如每天吃饭这件事,一般不会拖延,因为太重要了;再比如朋友约你聚聚,你可能会因各种借口而拖很久,但如果是你的上司、领导等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人物约你,你立马就去了。再比如交电费这件事,很多人都会拖着不交甚至忘记交,但一旦停电了,你就会立马去交,有一次晚上突然欠费停电了,我甚至还埋怨供电局怎么不24小时营业。
所以,很多时候,你迟迟没有行动的真正原因只是因为那件事情对你来说根本没那么重要。这也是诸如练毛笔字啦、背300首古诗啦等等伟大计划没有执行下去的真正原因。
但对于那些不太重要,又想去做的事情怎样避免拖延呢?三个字,加刚需。
如早起这件事,很简单,找个朋友,交给他1000块钱押金监督你,20天期限,每天按时早起的话就返还50元红包,起晚了就没了。你要觉得50快无所谓,那就一天100,我看你起不起。再比如交电费这件事,供电局打电话再催你都没用,但一旦采取停电的措施,你就会立马去交,这就是加刚需的效果。
第二点是兴趣。兴趣的力量绝不亚于刚需。
拿追剧来说,有的电视剧每天凌晨更新两集,我甚至会在每天夜里刚过12点就把新的两集看完,迫不及待。你看这件事虽然不重要,但是我们的行动力却超强,背后的力量就是兴趣。
再比如我在办案中,如果领导安排了一个自己并不认可的任务,我可能会拖到最后期限才应付一下。但如果是自己主动发现的一个重要线索,那种兴奋感会促使自己立刻投入十分的精力去研判分析,甚至废寝忘食。这也是兴趣的力量。
在问到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干什么的时候,传统观念可能会说,考个公务员、当个教师、医生等等。现在随着认知升级,我们可能会说,干什么都行,重要的是他们自己喜欢。因为我们慢慢明白了,兴趣才是动力的源泉,选择那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去做,才会产生超强的行动力,才会收获快乐。
那对于生活中没有太大兴趣,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怎样避免拖延呢?四个字,转化兴趣。
比如为了按时通关,有些同学会在通关后给自己一个奖励,提高自己的行动力。再比如我的孩子在上幼小衔接班,老师会奖励给每天按时写完作业的孩子一个积分卡,积分可以兑换礼物,为了得到积分卡,孩子每次写作业积极性都很高。这就是转化兴趣的作用。
当然转化只是权宜之计,最根本的动力还是源自于对事情本身的内在兴趣。
刚需和兴趣,一个是该干的,一个是想干的,选择去做具备这两个属性的事情,一般不会拖延。所以会不会拖延,可能不是性格问题,而是选择的问题。
今天的主题是检讨,导致写稿子拖延的原因,除了主观上的借口之外,真正的原因可能是这件事不是我的刚需。我觉得这件事对我来说没那么重要,参不参加实际上对我的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所以拖着拖着就不想写了。不止是写稿子,最近这1个月我参加闯关和直播的次数都不多,行动力很差,陶子教练每次督促问询,我都回复说没问题,正在找原因。但一直没勇气去面对的一个原因是,关于学口才这件事的重要性,我的认知有些淡化了。
这段时间有时会想,练不练好像也没那么重要,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存在口才不好的问题,即便保持现状,我也没那么差,要不放弃吧。但同时又对后面的即兴表达、透彻读书、演讲、认知行动体系等内容很期待,很想跟着TOM教练继续学习,轻易放弃的话心有不甘。因为我觉得在多维班的学习,不止能提高表达能力,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认知体系,所以还是想继续走下去。
今天的演讲稍微有些跑题,再次感谢各位教练的耐心和帮助,我会尽快整理好初心,继续前行。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