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的蓄势

作者: 覃榜言 | 来源:发表于2021-11-18 00:05 被阅读0次

写文章的蓄势

有一位文友说:“蓄了很久的势却一直都没能发出来(表情包)。”

我还读书的时候,老师这样教我们,考试的时候,先把试卷瞄一下,特别是先看一下作文题,然后再答题。

瞄,就是最简略的浏览,大概相当于看书先顺便翻看一下,老师的本意是先熟悉一下试卷,做到心中有底,甚至可以胸有成竹,再答题,就比较顺。

这个方法方式,有的老师会说,有的老师不说。至于要不要先浏览一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吧,适合自己就行。

不过我认为,对于语文考试,先看一下作文题,还是比较好的。这就涉及到了写文章蓄势的问题。

我们知道,写文章是需要思路的,在写之前,需要思考一下,在头脑中过一遍。这个过程,有的需要的时间多一点,有的需要的时间少一点,但都是需要时间的,毕竟有那么一个过程。就算是七步诗,它也需要七步的时间。

而在语文考试中,先看一下作文题,就是先熟悉一下,让头脑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可以有更多的思考。至于这个方式,会不会影响到其他的题目的应答,因人而异吧。我自己觉得不会,至于他人,我也没有去研究过。

看过了作文题,然后放下,放在一边,对于解答其他题目,只要不慌乱,应该是没有影响的。毕竟都是久经沙场,百炼成钢的老将了。

至于这个方法方式的原理,就是利用头脑的自动思考的能力。我们也看到一些关于科学家的故事,有的科学家,有时候思考一些问题,再怎么用力也百思不得其解,然后突然有一天,在散步的时候就想到了,想通了点,解决了。我想有很多人也有过这样的体验,想什么问题,当时想不出来,却突然在某一天某一个时刻就想明白了。还有,人会做梦,做梦本来就是一个头脑的活动行为,这好像涉及到了潜意识的概念。这些,都说明了,人的头脑是有自动思考的能力的。

有的人,把写作之前的某一段时间叫做酝酿期。在酝酿期之中,有的是主动思考,有的是利用头脑的自动思考的能力。至于我,就曾经用到后一个方式。专门花时间去思考怎么写,我不舍得,也没有必要。

在写作之前的主动思考或自动思考,从某个角度去看,可以看作是一种蓄势。就好比,把一杯水举得越高,倒出来的速度越快,越有气势。同样的,思考问题越高深,写出来就越顺,越有气势,越有说服力。至于抒情文章,感情酝酿得越深,就越是气势磅礴,越有感染力。

当然,写文章的酝酿灵感,思考问题的过程,是需要时间,但也不完全取决于时间。不是酝酿的越久,就越有气势,就越能蓄势的。而是取决于写作者本人,取决于思考的深度与情感的深厚等等。

简略的说,写文章之前的思考与酝酿灵感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种蓄势待发,是写文章的蓄势,正如高屋建瓴,一泻千里,而气势恢宏 ,滔滔不绝,又如势如破竹,一挥而就。

最后,引用另一位的评论语,他说,放着放着就想写了,就能写出来了。写文章的蓄势,就是这样的效果。

相关文章

  • 写文章的蓄势

    写文章的蓄势 有一位文友说:“蓄了很久的势却一直都没能发出来(表情包)。” 我还读书的时候,老师这样教我们,考试的...

  • 蓄势

  • 蓄势

    昔日宝锋三尺间,扬眉荡歌青云边。藏刃不折图长志,隐身无名欲鸿篇。机遇安知南柯梦,人生何处桃花源。不宁不令寒光处,平...

  • 蓄势

  • 蓄势

    这两天在回顾以前写过的文章,无论是网路平台的,还是手写我心的本子,一篇篇,一本本,一边看,一边赞叹,wow,原来这...

  • 蓄势

    人这一生是怎么回事? 无数智者思考这个问题,最终有了“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儿去”的哲学三问。 身处大这个红尘俗世,...

  • 我用稿费买了一件新衣服

    文/白鹭 大学毕业两年,热爱写文章十几年,从高考满分作文到现在的下笔如有神,这一路的成长,如雨后春笋,蓄势待发,未...

  • 蓄势的鹰

    任寒风凛冽 电闪雷鸣 屹立山巅千年 只为一刻的俯冲 雄鹰搏兔 只是生的无奈 鹰击长空 才是终极的追求 蓝天 是你遨...

  • 蓄势的泊船

    一只蓄势的泊船 很想将旧事抛却一边 从此落拓不羁一直向前 不惧雾霾掩波 不惧云罩青山 任凭岁月幽然 心亦无牵无绊 ...

  • 对望

    我在岩洞边坐了很久 它在岩石缝里坐了很久 两两对望 互相考量 我在考虑是扑上前抓它 还是换一个大岩洞写文章 它蓄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文章的蓄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kr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