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人们回忆起当年香港乐坛的黄金时代,那些耳熟能详的天后级女歌手的名单上,总会有她的名字。她见证了香港流行乐坛,从黄金时代到新旧更替的变迁,曾经的她,是并肩梅艳芳的歌坛天后,曾经的她,也曾遭到时代的抛弃。
2016年9月18,作为《隐藏的歌手》第4期的专场嘉宾,她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中,此时,年近五十的她,尽管容颜不再年轻,但她依然是歌迷心中永远的公主。
她就是帽子天后陈慧娴。
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陈慧娴的一首《千千阙歌》,在夜深人静时,不知慰籍了多少人埋在心底的悲伤,因此她被人称为了“疗伤歌手”。
1983年,18岁的陈慧娴,因为机缘的巧合,和陈乐敏、黎芷珊组成组合发行了《少女杂志》的合辑。在这个合辑里,陈慧娴凭借着一曲《逝去的诺言》,迅速获得了人们的关注,成为了当时电台播放量最高的歌曲。
清纯的外表、动人的歌声,让年轻的陈慧娴一举成名。《逝去的诺言》这首歌成为了当时的香港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冠军,陈慧娴因此获得了1984年度十大中文金曲最佳新人奖。
随后的陈慧娴加入了宝丽金唱片公司,凭借一首《玻璃窗的爱》成为了当红的歌手。这个时候的她,身上那份清纯可爱的小女生气息,无疑是非常受欢迎的,她迎来了自己人生最辉煌的时刻。
面对着多变的香港流行乐坛,难以迎合的大众口味,即使大红大紫的陈慧娴,也面临着演艺生涯的低谷时期,越来越失望的她产生了出国读书的念头。
1989年,24岁的陈慧娴决定去国外留学,那首经典的《千千阙歌》横空出世。她在红馆接连开了六场告别演唱会。她把最灵气的美,最哀伤的美,留给了她的歌迷。
告别演唱会上,风华绝代的她,面对着喜欢她的数千歌迷,唱起了那首所有人最想听,却又是最怕听的《千千阙歌》,因为唱完这首歌,就意味着她要和所有的歌迷离别了,再见了。
她那纯净充满磁性的天籁之音,回荡在红馆的上空:“来日纵使千千阕歌,飘于远方我路上,来日纵使千千晚星,亮过今晚月亮,都比不起这宵美丽,亦绝不可使我更欣赏,因你今晚共我唱⋯⋯”,歌声中写满了伤感和孤独。
台下的歌迷含着眼泪,帮她打着拍子,台上的她哭了,因为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处最柔软的地方,那个地方叫离别,而这个离别之夜的现场,成为了许多歌迷心中永恒的画面,陈慧娴的《千千阙歌》也成为了绝唱。
随后的十年里,喜欢唱歌的陈慧娴曾经两次复出,然而等待她的却是下坡路,再也没有了当年的人气,事业没有任何的起色,她患上了忧虑症,她再次选择默默地离开了。
没有人知道,作为一代天后的陈慧娴,怎样度过了那些迷茫而彷徨、艰难而漫长的痛苦时光。
正当人们以为陈慧娴己经退出舞台的时候,她却再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眼前的她,让喜欢她的人们看到了一个真正娴静的优雅女子,正如她为纪念出道三十周年的专辑《By Heart》中唱到的那样:“过去种种,已经不再执着”。
几度归去来兮,经历过人生沉浮的陈慧娴,音乐对于她来说,是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是爱与被爱,是追忆和铭记。
在陈慧娴纯净舒服的音乐中,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秋色》吧:“仍在日日夜夜耐心痴痴的去等,秋色的夜一再近,再念去年,秋的温馨,秋的冷感。谁料日日夜夜耐心痴痴的去等,街灯今夜加倍暗,毋用再等⋯⋯”
是的,毋用再等,褪去岁月光环之后的陈慧娴,拥有的是历经人生沉浮之后,从容豁达的心态。她依然是那个歌迷心中永远的“娴公主”,舞台上的她,无惧岁月人生,风华绝代。
“过去种种,不再执着”,又何尝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所拥有的人生态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