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茌平一中是一个振聋发聩的金字招牌。茌平县在那个自身各方面都不突出的年代,一中的异军突起让茌平人扬眉吐气,而且这份骄傲与众不同,它意味着自家孩子成才的希望,它承载着几十万茌平人民对自己下一代的期许。也正是因为望子成龙的心切,从那时候起在茌平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现任县委书记和县长是谁,但一定知道一中的校长是贺校长。
入校后的高一新生,穿上印有“茌平一中”标识的校服,自然的多了一份自信。军训前后的校会,各位校领导轮番讲解茌平一中的奋斗史。从当年的“双零滚滚”(大约是在七八十年代有两年本科上线人数都是零),到如今的N连冠,我们一中是凭借半壁江山(当时在茌平县有两个高中:一中和二中,两所高中按照就近原则将附近的乡镇划片招生。而其它县一般都是统一考试,一中择高分录取后再将剩余生源过继给二中、三中等)打下的这累累硕果,今年的本科上线人数是若干百人。
这是九十年代,写给贺校长的一篇新闻稿这些校领导中,最让人感觉亲切和蔼的就是贺校长了。当时的老校长已经是六十多岁,他的相貌气质用一个与他姓氏同音的成语概括很合适:鹤发童颜!这是一个有大家风范的教育家,他用自己朴素的语言,对自己的孙辈学子循循善诱:
刚刚完成军训后,他安抚刚刚离开家的十五六岁的孩子们——“你们刚入学这一星期受苦了,想家了吧?想娘了吧?学校考虑到你们刚离开家,你们刚入学一周就给你们放个假……以后别那么想家想娘了,因为想也没用,咱们来到一中就是为了上大学……“
对于学校的条件,他直言不讳——“咱们一中虽然在全市蜚声远播,但要真比条件还是很差的……学校餐厅的菜,唉,别说油了,盐都不太舍得放,基本上是水煮大锅菜……我们也会尽量地让餐厅做得好一点,价格还不能太高……“
教育学生爱惜身体,体贴父母——“你们下课后别去买那些红的、绿的冰袋,那些红水绿水有毒你们不知道吗?白开水就是最好的饮料……你们回家看看,自己的爸爸妈妈在地里干一天活都不会舍得买块冰糕。”
对毕业班的学生用“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诗句来勉励,冬天,他种的梅花开放了,把大花盆装在地排车上,推到校园让大家欣赏,鼓励孩子们懂得梅花香自苦寒来。
如此种种苦口婆心的教育,润化了一批又一批的青年学子,鼓励他们在那个物质依然贫乏的时代,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不怕磨难和挫折,乐观对待生活,坚信明天会更好!
贺校长对于茌平县以及周边地区教育事业上做出的贡献,功德无量,愿老先生一路走好,您的身后是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用辛勤汗水浇灌的花园,它们姹紫嫣红,桃李芬芳!
一中的学子们还记得在合欢树旁开的一场又一场的校会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