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电影
《无问西东》中,梅贻琦校长说的“真实”到底是什么?

《无问西东》中,梅贻琦校长说的“真实”到底是什么?

作者: 创作者小易 | 来源:发表于2018-01-14 12:46 被阅读0次

    《无问西东》,为纪念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而作的电影,昨天刚看完。

    电影讲了4段故事,分别发生在1923年的北平,1938年的昆明,1962年的北京和现代的北京。

    4段故事,有着不同的主人公,讨论不同的主题,但也彼此联系互为因果。

    电影不做评价了,有感动之处也有不满意的地方,总体而言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比较念念不忘的是其中的一个细节:

    吴岭澜(陈楚生饰)偏科严重却不愿转作文科生,因为他认为“优秀的学生都去学理科”,清华前校长梅贻琦问他对于将来的打算,他说没有想过,但是不管做什么总归是要学习的。梅校长对他说,你的生命里缺少一样东西,真实。

    真实。

    在看完电影,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梅校长所谓的“真实”,到底是什么呢?

    与他所说的“真实”对应的,不是虚伪,不是幻想。

    我认为与之对应的,应当是麻木,是没有情感、毫无触动地活着。

    吴岭澜在生命的前半段,是没有自己的好恶的,他希望学理工,仅仅因为在当时的普世价值中,理工科是更优质的选择,他的行为并不是自己发自内心的追求。

    梅校长的话,让他开始不被他人的想法和世俗的观点左右,以自己的立场思考,当他听到泰戈尔说,“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他逐渐有了一丝明悟,他开始探索生命的意义。

    所以最终,他找到了自己的“真实”,他留校教习文史,他关爱一笼鸽子的性命。

    而所谓的“真实”,是应当是忠于自己、忠于内心,是发现自己心中所爱,然后穷尽一生地追求。

    这个“真实”,可以是学术追求,可以是家国情怀,可以是爱情,也可以是社会道德。

    这个“真实”,也撑起了整部电影的脉络,串联起了4段故事。

    电影里是刻意设计过找到“真实”前后的人物形象对比的。

    沈光耀(王力宏饰),出身显贵,三代五将,琴棋书画武术修车无不精通。但是在找到“真实”前,他总是眉头紧锁、若有所思的。在他做出选择,为了国家民族的存亡放弃个人得失投赴战场的时候,一切都随之释然。

    沈光耀的“真实”,是家国情怀。

    陈鹏(黄晓明饰),他视爱情高于事业,他不在乎爱人经历过什么,不在乎她的容颜,不在乎世俗对她的评价。心中所爱,让他在远离尘世的戈壁科研所中,走过最艰苦的时光,仍能够面带微笑,如沐春风。

    陈鹏的“真实”,是爱情。

    张果果(张震饰),从前的他是一个将事业、家庭、身体健康都管理的有条不紊的职场精英,但是他的脸上从来不带笑容。发觉自己的“真实”之后,他找到了比事业的成功更重要的东西,是来自四个陌生生命的呼吸和心跳,比同事的尔虞我诈更光明,职场的比勾心斗角更温暖。

    张果果的“真实”,是社会道德。

    真实,让我们区别于机器,让我们有血有肉,让我们独一无二。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生命中的“真实”又是什么呢?

    今天的我们,与1923年的吴岭澜是多么相像。

    我们为了生存而工作,为了工作而读书,为了读书而考试,又为了考试而读书。一切环环相扣、因果紧密,可是我们往往缺少了发自内心的追求。

    人生的路途遥远,我们尚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探寻和思考。

    在这世间的万千事物中,总有一个点,能够给我们带来无条件的喜悦,给予我们生命的意义。

    不要为我们的无知迷茫感到可耻,也不要为我们的求索而羞愧。

    上大学的那年,我们大多18岁,懵懂青涩而无知。

    我曾问过一些入学的新生,为什么来到北林,为什么要读风景园林专业。

    他们的回答中,有的是为了来到北京工作生活,有的是为了让高考的每一分“物尽其用”,有的是因为家庭从事相关行业。很少有人会说,因为了解这个专业,因为心生向往。

    但是后来,我看到一些人,为了城市的同质化、乡土特征的消失发自内心地忧虑。我看到一些人,因为热爱,不惜金钱、不惜精力和时间地去做与课程无关的古典园林研究。我也看到一些人,义无反顾地离开,将自己的才华倾注在自己更加热爱的行业。

    我明白,这是对他们而言的“真实”。

    而你的“真实”,又是什么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问西东》中,梅贻琦校长说的“真实”到底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sk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