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是春天,乌语花香,唱红歌的大幕拉开。大家迅速进入备战状态,先是选歌,同事小刘第一时间推荐《半生雪》,据她说是首网红歌,传唱度高,适合合唱,我也有类似感觉,瞬间被击中了(这话是伦刚老师的口头禅).但给大家推荐,反对声很大。R涵强力推荐《万疆》,说实话我也喜欢这歌,真的好听,又是李玉刚的,他成名已久,最大的特点是变声,这也是最难模仿的,而且作为合唱曲目,显然难度极大。我反复问他们,他们绝大部分都赞成这首,我尊重大家的意见。但唱了几天,开头兴致极高,但慢慢没了后劲,王老师也说不好唱,于是我再次征求大家意见,这次反转了,但还需相关同志的同意,毕竟临阵换曲嘛,最终还是确定用《半生雪》。
练歌是艰辛的,现在人最怕吃苦,而是持续
不断地.最喜欢的东西如果天天见面就不喜欢了.比如你喜欢吃鱼、吃火锅、吃麻辣烫,你天天吃吃试试?唱了几天,慢慢又没劲了。王老师又站了出来,给大家鼓劲,又选十位歌手领唱,还排了位置。反复演练。主办者又要求伴奏,网上找了几天,都要钱,现在是知识付费的时代,以前听歌,看小说什么时候要过钱?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某天突然搜到一个视频,但太长了,四分五十一秒.发给小小刘。彩排时,她说可以剪,但看要剪到哪里,我们又磨合了一下,剪到两分五十一秒。
临比赛了,韵诗又把队伍排了一下,但有两位歌手在第二排,被挡住了,王老师又重排了一下。
比赛终于到来,连一遍都没唱完,广播就通知该到场了。大家飞快地赶往剧场,相互提醒准备好比赛服,但有几位没带,小赵洗了没干,还是硬着头皮到等待区.赶紧现场去借.结果借来的香水味大,她没穿只能排后面.该我们上场了,大家排队的时间比平时利索多了,不到一分钟站定。大家是比赛型的选手,临场感觉真棒!韵诗、江成状态挺好,之前参加过比赛就是不一样。总体不错,声音响亮,只有个别歌词不熟,低着头
最终,他们勇获一等奖。罗老师还专门拍了照片、视频,赞扬大家“唱得认真,为他们点赞”。我也把我拍的视频分享给大家,大家进行总结,当时我有个预感(当时还没结果),会有一个好结果。
大家很会总结,总能发现别人的不足,说s语的手不知如何放,说谁外套没拉上,又说谁没声音,其实我们更多时候要看到大家的好,看到大家的优点。
一次活动,也是一次契机,相信这种精气神会延续下去,找到最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