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
读《斜杠青年》 想到了什么

读《斜杠青年》 想到了什么

作者: 小川先生z | 来源:发表于2018-05-24 10:59 被阅读140次

图书馆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你永远想不到在哪个角落里会竖着一本超级有意思的书,发现他们的过程是最有意思的。

在开始今天文章的正题之前,我先来讲一本这样的书。

某天晚上,我为了完成学校给的一定的借阅量,无聊的在图书馆里瞎晃,希望找到一本不鸡汤不专业不言情的书(几年的碎片阅读已经让我连以前最爱的武侠小说都难静下心读了)。所以我几乎没有报任何希望。

我去了从来没去过的三楼的一个借阅室,目光快速略过一排排的专业书,农林、经济、历史、股票、玄学....我几乎立刻就想到了“守得云开见月明”。在两本书中间,悬空夹着一本很小的,黑色封皮的《答案之书》几乎没什么字,就四种颜色。书背面写着游戏规则:先随便翻一页,记住左页的颜色,然后想一个封闭式问题,再随便翻一页,在右页四种颜色里找对应的颜色,答案就在颜色框里写着。

《答案之书》

我相当感兴趣,为了玩游戏,专门查了查封闭式问题的解释:提问者提出的问题带有预设的答案,有点像判断对错,回答者只需要一两个词。 能不能、对吗、是不是、会不会、可不可以、多久、多少等。问句中如果带有以上词汇,一般就是封闭式的问题。

然后我悄悄的、不要脸的真的问了自己三个问题

1、我可不可以跑下来两万五千里? 答案是:听听别人的意见。我还是不征求他们的意见为好。

2、我可不可以运营公众号?答案是:结局会让你失望。我谢谢你,我还不知道公号已经饱和了?

3、我可不可以成为简书签约作者? 答案是:这样做,会让一切都好起来。我就知道,存在的都是有意义的,这就是你的意义所在。给我想要的答案。

我自娱自乐了一会儿,牢牢地记下了我会在第三件事情上取得成功。

在我的印象中斜杠青年是不久前在网络上突然火起来的,我也一直以为他就是一个类似于“积极废人”、“佛系青年”这样的词。然而我手上的这本《佛系青年》告诉我“斜杠”这个概念出自2007年纽约时报一个专栏作家的书中。更早一点,1996年美国人就提出了类似的概念。他们那会儿叫—无边界职业生涯。这打破了我刚刚对图书馆建立起来的一丝好感。我以为图书馆很积极的购买了热点新书,但就这本17年1月第一版印刷的书来看,还是晚了一点点。

我的失望来自于信息依旧不对称。96年已经有人研究这个,我还没学会去走路;07年提出概念词,我应该上小学了。所有人都告诉我要多读书,没有人告诉我要读什么书。我在课本背后的中小学生必读和武侠小说之间,选择了成堆成堆的武侠小说,正式入坑。

因为“投机倒把罪”已经被取消,利用信息不对称坐地起价的行为获得了市场允许,但现在很多时候,信息不对称依然是发财致富、弯道超车的好手段。只要你足够灵敏。

04年有了Facebook,11年就有了微信;06年有了Twitter,10年就有了微博。不是非要硬说他们之间有何种联系。只是一批有能力、资源的人先接触到了,然后在空白的中国也搞了一个,这也是一种信息不对称。

人物杂志《在国外能享受的美好,我们也同样时的拥有》讲的就是这样的创业故事。创业的主角都是海归青年,在国外享受到一种很好的东西,觉得中国人也应该享受到。本身的资源起点已经摆在那里,沉淀下来的,只要稍微有点想法与魄力的人,应该多数都会成功吧?我真诚的希望他们会取得成功。文章最后有段话写的非常中肯:“垄断、空间、不确定,是海归创业者们口中的高频词汇,他们用一件内衣、一块蛋糕撬动一个行业,展示出更轻盈、美好的可能,丰富起来的不仅是市场,也是每一个尝试着的人生”。

从可以“摸着石头过河”开始,中国敢为人先的那批人就开始创新,借鉴,组合融汇适应中国这片土壤的果实。只不过,经历了投机倒把的时代,我们从来不缺少喜欢钻空子的人。1980年美国人丹尼斯宣布月球的土地归他所有,开始出售月球土地。遥远的2005年,北京出现一家大中华月球大使馆,“CEO”李捷告诉人们,他是丹尼斯授权的大中华区的大使,全面负责开展大中华区的工作。幸运的是,两个月后,它被取缔了。

我在当网络写手时,写过一篇关于Uber和Airbnb的文章。我对这个挺感兴趣,多找了写些资料。优步09年在美国硅谷创立,滴滴打车12年在北京中关村诞生。然后开始真刀红刃的打架。打到太原的时候是16年暑假,我大一,正准备找假期工,差点在加油站做了给车主推广优步中国软件安装的工作,一单好几十。最后我用优步中国打车去富士康工作的时候只花了几毛钱。当时占过人家便宜,就别怪现在被宰。

Airbnb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估计与中国人对房子的感情有关。房子忙不迭的要自己住,哪有闲心收拾出来给外人住,还要给你做饭才能符合“体验不同于酒店的住宿”风格。中国没有很多别致的房子,有的是小区某单元的几零几。尤其在重庆这样的城市,你跟着地图提示在一栋楼底下转了半个小时,也绝不会想到你要找的青旅在某栋楼第12层的左手第二个家。

即使在国内阅读一些东西还需特别的VPN,但还是请多了解一下各种各样的新鲜事。朝鲜都已经和韩国和好了,你就没有去朝鲜作为的想法吗?只当朝鲜是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是不是突然觉得好像要发财了?

本文纯属我的个人观点。不能代表公正客观全面。接受反驳,不接受抬杠。

相关文章

  • 读《斜杠青年》 想到了什么

    图书馆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你永远想不到在哪个角落里会竖着一本超级有意思的书,发现他们的过程是最有意思的。 在开始今...

  • 斜杠青年

    今天想跟大家一起聊聊斜杠青年,我先从百度上找到了斜杠青年的解释: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 生活...

  • 你有必要对斜杠青年多一点了解

    这是斜杠仔的第二篇文章 开篇先来普及下什么是斜杠青年(slash) 斜杠青年 所谓“斜杠青年”,即指拥有多重职业身...

  • 这个7月读着过

    1.《斜杠青年》 读书目的: 1)斜杠到底是什么? 2)怎样成为斜杠青年? 3)如果成长不为了成为斜杠青年,我的行...

  • 读《斜杠青年》

    “谈理想和热爱时,谈论利益并非都是可耻的。” 文中举了个例子,富豪渔夫都在海滩晒太阳,渔夫问富豪,挣这么多钱为了什...

  • 读《斜杠青年》

    我们坚持去不断地奋斗和学习,是一种对自我的投资,或许无法像买东西一样,迅速看到回报和收获,但只要努力的够久,积累的...

  • 读《斜杠青年》

    书中的核心观点 提倡应该追求多元化的工作方式,即多重职业身份。 我的个人思考 作者提出的生活工作观念值得追寻,因为...

  • 目标极简: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现在有个时髦的词叫“斜杠青年”。这些人拥有多重身份。 那么什么是斜杠青年?斜杠青年也叫Slash青年。在共享经济时...

  • 斜杠青年

    最近读《斜杠青年》,有很多共鸣。 我为什么选择这本书呢? 1.自认为我自己也是斜杠青年 2.今年我想再发展自己2项...

  • 想过开了挂的人生,先看看你有没有资本成为“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是什么? 所以,你现在对“斜杠青年”有点概念了吗?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2007年《纽约...

网友评论

  • 冯真理:写的真的,挺有大格局的,小弟弟。我看好你!
  • 冯真理:文笔有功底哎,看来经常写文哈。还有,这么多生僻的书名,显出你真的看过许多书哎

本文标题:读《斜杠青年》 想到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wj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