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意思的文章军迷历史
北宋的“海上之盟”导致了“靖康之耻”的发生吗?

北宋的“海上之盟”导致了“靖康之耻”的发生吗?

作者: 王老师聊围棋 | 来源:发表于2018-05-24 10:54 被阅读243次

还原历史真相,让我们在历史的海洋里,汲取营养,开阔我们的视野,以便学以致用。

岳飞从在他的《满江红》,写过一句话,靖康耻,犹未雪。来讲一下今天的历史事件。

宋徽宗想收复燕云,想建立不朽的更新,因为自从宋朝以来,收复燕云一直是历代帝王的梦想。

我们知道,宋徽宗是一位很荒淫的皇帝,但是却阻止不了他的好大喜功。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宋徽宗在政和元年,即1111年的九月,就派童贯出使辽国,以探虚实。

在童贯返程经过燕京时,认识了一个叫马植的人,这个人深得童贯的欢心,因为他的一番见解,正中下怀童贯的心思。

那就是如何收复燕云。这也可以说是宋徽宗所渴望得到的!

后来童贯将马植改名李良嗣,李良嗣的见解,就是联合金国,共同灭辽。因为金国现在正在崛起,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宋徽宗感觉分析的有理,就派马政去金国策划灭辽的事情,随后,金国也派来使者,经过双方商议协定,决定共同出兵伐辽。

北宋负责根据辽国的南京析津府和西京的大同府。

而金国内负责攻取辽国的中京大定府。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宋金“海上之盟”。

但当宋徽宗得知辽朝已经获悉了宋金盟约的事,就非常害怕。

为了取悦辽朝,他下令扣留金朝的使者,而且也不履行宋金的协定。就是迟迟不出兵。

为此金朝大为恼火!

当金朝接连攻下了辽朝的中京和西京以后,可以说辽朝的灭亡已成定局。

于是宋徽宗不失时机的组织了两次进攻辽国的战争。但都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就是当金国接连攻克中京和西京后,宋徽宗打算坐收渔翁之利,但,却遭到辽军大将耶律大石所部的攻击,导致大败而归。

第二次呢,就是在宣和四年(1122)年的六月,辽国的燕王耶律淳去世了。当宋徽宗得知这个消息后,感觉机会难得,就再次出兵,派童贯和蔡攸出兵。

这次虽然一度攻入燕京,但因为部署欠周详,就是后援未至,导致了溃败。

金朝看到宋朝朝廷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感觉有机可乘。

当宋徽宗派来使者时,金太祖的态度强硬傲慢,质问宋朝使者违背宋金协定,为何在燕京的城下,没有见到宋军的一人一骑呢?

经过多次的交涉,金国同意将后晋割让给辽朝的燕京和附近的六州之地归还给宋朝。

但却是有条件的,就是每年把给辽朝的岁币如数转给金朝后,另外每年再多一百万贯的税钱。

当收复燕云以后,宋徽宗的心情可谓是分外的兴奋。感觉是立了不世之功!

但是好景不长!

在宣和七年(1125),金兵在俘虏了辽天祚帝后,金国感觉宋朝是外强中干,特别是攻燕之战后,把宋朝的腐朽暴露无遗,就分兵两路进攻汴京。

宋徽宗感觉大事不妙,就赶紧传位给自己的儿子钦宗。

在靖康二年(1127年),徽宗和儿子钦宗一同被进人俘虏北上。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耻”。

经过“海上之盟”,宋朝的胆小和懦弱,以及在两次的攻燕的战争中,都以失败而告终,彻底的暴露了宋朝的腐朽和军事上的不足。让金人看到了攻克宋朝的希望。以至于最终发生了“靖康之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wan208:北宋末期,由于改革的失败,整个社会都开始萎缩了,就算没有金人南侵,也会很快灭亡。
  • 作家李禹东:靖康耻往远了说,从真宗时就埋下了隐患,外加范仲淹王安石两场变法的失败,徽宗的花石纲满天下胡搞,约与金同时夹击辽时所表现出的软弱,以及后来赶走李纲的做法,甚至还包括早期确定的更戍法(神宗时废止),所有原因加起来,催生了靖康耻的发生
  • 6681444e9ae4:不论北和不和金结盟,或者和辽给盟,辽都是会被金灭掉的,只是时间问题。再看看北宋这两艺术家皇帝,亡国之君里最没骨气的,也是最屈辱的。靖康耻也只是时间问题!
    王老师聊围棋:@如有初见 是的,你分析的很透彻!能否关注一下我的微信公众号 霞绮江练聊历史。谢谢

本文标题:北宋的“海上之盟”导致了“靖康之耻”的发生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bwj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