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本本也坚持不下去了,随便播了个网页视频,一度飙到八十度,降频降得厉害。得,也确实要让你歇歇。
现在我用手机抠字,没有键盘得劲,想来有个很大的可能是,我非常有成为键盘侠的潜质。用手机去检查排错倒是不错的,我也不晓得为啥。
买了半套二月河帝王系列,还在路上,一直想买的,这阵子逛多了,嗐,脑子一热就…雍正卷其中一本《恨水东逝》,挺好看的,不过后来让我转送别人了,还有那本同样转送出去的《大清相国》,都是很好的书。送出去的那套《天龙八部》我不打算再添上了,留个缺,也没啥。
收拾了下桌子,把近期不会再看的书收了起来,这一看,好家伙,买书真的是有瘾,算上那套先生武侠,要两百本了。没看的起码有三分之一…
一度让我感觉,买书比看书更过瘾!
翻完了错字连篇的《位子》,这书挺喜欢,然后淘了本《位子》前传《谁主沉浮》,刚开始翻,恍惚觉得没有《位子》出彩,当然很有可能是因为我正在犯迷糊,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至于后续234三本,不知道会不会再看。
从小破书架上,抽出了几本书,都是前年买的,一口气买了七八十本,真爽啊那感觉。《乡土中国》、《农民调查》,正好跟《位子》大略能接上茬。还有一本很老旧的《文化苦旅》也让我翻出来了,好些年前看过的书了,也许还可以再看一看,挺有味的。
有一本没拆封的《阅微草堂笔记》,依稀记得上面有句话来着,灯下草虫鸣。大火开始向西流,快入秋了,跟那本《聊斋》一样,到时候在清爽的如水静夜中去翻一翻,肯定很应景。
想得杂,看得也杂,记得韩愈韩文公在那篇文章中自语的“头童齿豁,竟死何裨”,好奇心重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太耗心血。当然远远远远做不到韩退之先生那种“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的程度,可是我真地,真地挺喜欢的,而且在文字这条路上还有些美好的追求。可有时我倒希望放下。
纯文学、文采的路子都不适合我,我对一个个人很喜欢的,对这世上事物也很喜欢的,从宏观到微观世界,所以总能从各种书中找到乐子。我想过如果有天不这么看了,也许就奔向中医了,十之八九会从伤寒论啃起。如果真能落实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那我一定很高兴的。
喜欢得多了,也就没了喜欢,其实也挺可悲的。
短篇故事大概还有最后一篇人物要写,还有半篇几句话要说,前面那篇一直没构思明白,后面暂时不想写,就几句话。写完之后,短篇应该就彻底停下了。我向来想东西想得多、乱、杂,在这里的一年,捋清了好多事情,留下了一段美好,反正我自己个儿觉得,挺美。
美好的时光啊,请君听我一句,当惜!珍惜和争取,是我近年来格外看重的东西,前者教会我如何守护,后者教会我如何满足。当然也该明白的是,当惜的东西如流淌的时光,未必能留住,只认真相逢;满足的心境,也可能随着目标一点点的达成,而变得永无止境,须尽尽人事。
嗓子眼不得劲好几天了,感冒症状终于出来了。年小时感冒一次烦得要死,可怕生病了,现在大了,一年到头不见一次,倒还时常念叨。说着说着就不觉添上了几分老气。
还好,除了脑子与鼻子都犯迷糊。休息一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