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的内容来自第13章《推动力》,作者写到:
建设学习型文化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一项艰难的工作。推动这项工作前进的有三种动机,这三种动机相互关联交叉,又互不相同。有些人想寻找更好的模式来管理和推动变革。有的人则建立组织整体不断适应变化的能力。所有人似乎都认为,一定有更好的管理和组织职场工作的方法,既更加适用,且人性化。它可以显著改善绩效,并且创造一种工作环境,让我们大家都真正愿去那里工作。
拆页七 P293
福特公司的亚当斯说:“以前,人们觉得改变系统是不可能的。现在,当发生同样的情况时,人们能感受到更多的创造力和对成就的满足感。”
惠普公司的阿兰说:“‘工作效率’(productivity)是所有事情的关键,它既指个人效率,也指组织效率。我用这个词,并不是说人们必须每天工作12小时而非8小时。我的意思是,人们的工作更有意义了,对业务成果的影响力也大大提高了。”
阿兰的话,让我想起了早期SoL网络中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故事。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戴夫•马辛( Dave Marsing)负责建设9号芯片厂(Fab 9),那是英特尔公司生产“486”微型处理器的最先进的工厂。这项工作极具挑战性,而且压力非常大,在工作期间,马辛的心脏病发作了。幸运的是,他被及时送到了急诊室,心脏也没有受到永久性伤害。但是,当他几周之后重回工作岗位时,他向同事们传递了一个清晰的讯息。
“我希望他们知道,我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像疯子一般无休无止地加班,我会按时下班,回去与家人一起吃饭。我告诉他们周末需要时可以怎样找到我,但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能这么做。我还告诉他们,在按时完成工作的同时,我们会用更多的时间来交流和反思。刚开始的时候,我感觉他们都不相信我是认真的,但渐渐地,他们发现我的确是认真的。”
这次转变有着深远的影响。几年之后当我们设计和开发新的11号芯片(Fabl1)时,这次转变中创造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我们价值观念和核心理念的形成过程。最后,我们在建设11号芯片厂时打破了英特尔公司的所有纪录,我们达到全负荷生产状态的时间,比最乐观的预测快了9到12月。我们不但为公司节省下了数以亿计的成本,而且生产出新型芯片,并向客户提供了使用这种芯片的新产品,这些工作都比预计的要提早许多完成,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利益。11号芯片厂至今还是世界上最大的、业绩最好的工厂。
“我清楚地看到,我们不再辛苦地工作,而是更聪明地工作。过去,我们当中时不时就有人被救护车接走,而且大家都已习以为常。当我作出承诺,决定不再这样超负荷工作之后,就给别人创造了作出同样选择的空间。最终结果是,我们都开始采用不同的工作方式,获得的成绩也超过了以往那样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的成果。”
像马辛这样的人所追求的幸福感,显然并非是生活毫无困难,没有任何挑战。实际上,人们越是参与和投入自己的工作中,越是对其有承诺感,就越愿意应对工作中的困难。他们甘愿为了工作冒风险,即便要牺牲掉自己的舒适感也在所不辞。他们宁肯在追求对自己真正重要的目标时遭到失败,也不愿为了避免失败而束缚自己,不愿像罗斯福说的“那些冷漠又懦弱的人,他们既不懂成功,也不懂失败”。
奥布赖恩曾经将幸福感定义为:“总体上觉得你的生活在向正确的方向行进,而且有机会为社会带来一些改变。”我一直认为这属于那种不寻常的追求、我们可以珍惜这种追求,但无法通过直接的努力去获得成功。你见过依靠工作而得到幸福的人吗?在我的经历里,这样的人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他们其实并不幸福。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与珍视的朋友一起追求大家最看重的事,就能找到我们想要的所有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感其实就是充实生活的副产品。这就是组织学习实践者的动力来源。”
「I,重述知识」关于幸福感,过去你怎么理解,看完拆页后,有了那些变化?
我们的生活应该既有成功又有挑战,也免不了遇到困难甚至失败,但总体方向是做正确而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幸福感属于这种完整的、现实的生活的其中一部分,它未必都是全有、全无的感觉良好的体验,也有可能跳出舒适区,迎接一些较大的压力与障碍。
以前看不懂鸡汤语“我满世界寻找幸福,回到家里找到了。”如今觉得,幸福萦绕四周,只要去热爱、去体会,随处都能感知、觉察。
「A1,激活经验」
一件你曾经改变系统(公司体制、工作文化、沟通模式等等)为你带来的幸福感的事情。
去年底,我多次游说分管领导,把对基层员工的基本福利保障纳入新年度工作报告和预算计划,她见我说得诚恳,心有所动,眼见公司当时发生一些骨干人员情绪低落、意欲离职的事件,就爽快同意了。
李真老师的案例:
幸福感,这个词在早些年好像和我无缘,后来我知道,那是我不能活在当下,不能体会到我的情感变化。后来,我刻意去体会每时每刻的快乐,慢慢的,我开始有了幸福感。我认为幸福感=安稳且有回报的工作+家庭和睦。
拆页中,幸福感=与珍视的朋友一起追求大家最看重的事。
那年公司年会,其中一个环节是两位副总经理给销售和技术人员普及公司的新战略。准备期我询问了两位需要我帮忙吗?童总说需要,然后我们深度探讨了过程,并作为流程把控者参与到现场。崔总说“没事,这些销售分分钟搞定。”
新战略推广当天,我安排一名下属去参与崔总的活动,我和童总共同主持他的那一场。时间很快到了下午4:30,活动已经进行2个小时,我的手机嘟嘟做响,一条信息弹出"现场80%的人都在看自己的手机,我悄悄问了几位,他们都说不知道在讲什么。"
啊......这,哎.....
等到活动结束,我拉着下属,找到总经理反馈情况。总经理很重视,然后找到董事长反馈。最后让我和崔总一起重新设计第二天的推广活动。
在当天晚上的设计中,我反复和崔总确认,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需要大家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是什么,然后围绕这些内容作出相应的流程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强调,崔总是内容的专家,而我们只是帮助设计流程,我们能够让这个活动将所需要传播的内容传递出去,参加者真正接受到。正是这种关注目标和对目标的承诺,让崔总对这件事情有了放心。在第二天的活动中,我们真正实现了这个目标,也让我们在最后的总结会议上获得董事长的表扬。
过去,我们与其他部门合作时,会强调我们会做什么?我们怎么做?而这一次我们将目光转到目标上面,并且就目标达成了共识。
这件事情给我带来的幸福感在于,我调整了自己的视线,从关注细节到关注方向,并为下属树立了很好的示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