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迫不得已我不会轻易拿“命运”两个字来定义自己的人生,但是无路可走了你除了相信命运别无选择,把一切的不如意和不顺心都抛在命运身上,给自己留一点前进的勇气,让生活多一点渺茫的希望。
如果生活的本质可以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来支配, 各种事物和情感也就不会以对立面的形式来存在,时间也就不会用一把双刃剑来形容。原因很简单,因为生活的本质并不能被人的本性来决定,所以不是你想干嘛生活就让你干嘛 ! 但虽然生活并不缺少爱和美,可是人的欲望已经完全冲散了生活本来拥有的可承载度,使得只能成为人类的一部分,所以大多时候本性往往更高于本质。这也同样证明了人类为何成为食物链最顶端的角色,因此能以各种手段去征服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用各种生命体来为自己的一日三餐锦上添花,以致宇宙定律和自然法则都是以人类的名义散落在各种书籍当中,传播在各种载体之上。社会发展的规律也不再依靠自然法则来维持,更多的都是随着人的本性来左右,不是生活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而是人需要什么社会就生产什么,所以生活也就成了人的生活,而不再强调生活中的人需要什么。
在原始社会人类只能以采集和狩猎来维持自己的生活,对自然界的依赖远远超过了现在,不说怎么去征服自然界,甚至怎么适应都成了他们生死存亡的问题。进入封建社会随着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他们对自然界了解和探索的进一步深入,各种工具和日用品的不断出现,使得人类以绝对性的优势战胜了自然界各种凶猛动物和恶劣环境,一步步走向了食物链顶端的位置。自从地理大发现后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各种先进技术和优良文化的相互碰撞,直接导致了现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和全面化,使得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种新鲜事物相继出台,各种服务型行业的不断推进,为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物质载体和行动上的便利,可以说是谁都以前不曾想到过的物质生活世界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比如像孔子一样的一个古人看到了现在社会发展程度的猛增,我敢保证他肯定会怀疑自己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甚至会昏倒在地,或者写一首优美的诗歌去赞颂这种发展所带来的享受感和便利感。但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在享受这种生活的同时在内心上也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不安呢 ? 人们总是奔波在社会的各个角落,穿插在各个社会街头,无疑就是为了寻找幸福的踪迹,但怎么都觉得你越追它(幸福)它就跑的越快,从而给自己内心给予沉重的打击,甚至一度崩溃和不知所措。 在古代时期物质生活条件远远不如现在这么充裕和发达,但是内心世界往往会以最安祥和最自然的模式呈现出来,在文学领域的几次高峰期也是在古人的鼻尖里塑造出来的,这种高峰期是随着内心的宁静和祥和发展而来,所以社会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能否给人类带来他们所想要的幸福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