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学习(认知)
创作是想法的连接——读《学习究竟是什么》有感

创作是想法的连接——读《学习究竟是什么》有感

作者: 知北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1-01-20 08:40 被阅读0次

    我经常收到来自一些朋友发给我的文章,或请我帮助修改一下,或希望我推荐给某些报刊杂志上发表。但是,当打开这些文章时,不用细观其内容,但看题目,就知道不好修改,更不可能被发表。主要问题是其选择的主题缺乏新意,都是些极其平常的角度;从内容看,更是感觉已有其他人早就写过了。

    我想,这与自己不会寻找主题,不能抓住问题的独特性有关系,只是循规蹈矩,模仿他人的作品而已。为什么会造成如此情形呢?我们不能否定文章作者的努力,更不可怀疑他们的态度。

    在阅读了万维刚老师的新著《学习究竟是什么》(新星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一书后,认为其中的有些观点可以帮助我们对上面的现象作出解释,提供可资借鉴的改善策略。

    “创造的脚手架”一文,指出了问题的根源。写文章其实也是一种创造。作者认为,“创造的基本技术是借鉴”。文中介绍了乔布斯在1994年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谈到了他对创造的理解:创造就是把东西连接起来。如果你问有创造力的人是怎么做出东西来的,他们会有一点负罪感,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做”东西,他们只是能“看到”东西。一段时间之后怎么做就会变得非常明显。这是因为他们能把自己的经验和新东西综合起来。因为他们拥有比别人更多的经验,他们对自己的经验想得更多。

    “创造是想法的连接,某些创造是同类想法的直接连接。”那为什么我们经常意识不到这一点,为什么我们总觉得自己不如那些写作高手的想法更加创新,有独特性呢?

    首先是缺失连续持恒的阅读学习精神与习惯。阅读学习需要日日进行、月月坚持、年年累加,这样才能摄取某一领域的相对全面完整的知识,容易筛选出那些独特、新颖、有用的信息。一旦断了阅读学习的链条,那么这段时间的信息就是空白的。当你想起创作时,完成作品后自己似乎还感觉不错,但是此时的观点或想法的真相可能还停留在过去,自己却浑然不知。因为那段空白期自己没有续接上,当别人阅读你的文章,自然感觉到了落后。

    其次是不经常看一些有创新意识的人的文章,自觉地把自己的文章与他人的文章进行比较,便不能获取他人的现成的新观点,也不能感受到自己的文章与他人的差别与距离,所以就不会有进步。我有个学习写作的经验,自己写完了,再看他人的文章,感觉到了不足,学到了经验,再继续写自己的,再看他人的,如此周而复始,水平会不知不觉的提升。

    再次是在阅读学习时,要有一种意识,不仅仅学习他人的经验、观点、技巧,更要通过阅读学习,把他人的思想、自己以前的知识,还有自己目前的实践,建立起联系,从而牵连出自己的观点,生成自己的想法。这时的情境,会感觉到心灵与经验的一种碰撞,也就是所说的灵感。把灵感用文字表达出来,一篇创作就诞生了。

    当你读到这里,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你说得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很难。到底怎么才能做到上面所说的这三点呢?书中还有一篇题为“秘密项目”的文章,其中的观点我也认同,可以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绝妙方法。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秘密项目,我们白天上班做普通的研究,晚上回到家里做秘密研究。”看到书里这句话,我想到了自己,其实我也有自己的秘密项目,那就是在读书、写书。平时该上班就上班,做好自己班上的事情,但是自己私下却干另一件事情,这个项目不是普通的业余爱好,自己非常严肃认真,每天都要取得进展,达到一定的水平,白天的自己是一个身份,晚上的自己还有另一个身份。没人真正了解,甚至理解,只有自己知道自己在做的是什么。

    当然,在这里我不是提倡你去找一份兼职的工作。我所阅读的书,大多是与自己的工作有紧密关系的,即使一些休闲的书、一些其他领域的书,我会自然而然与自己的工作建立联系,能够互相印证,互相支撑。关于我的写书,则更是自己专业领域的内容,当然,里面吸取了我所阅读的一切感知与消化过的那些有用的信息。

    你可能会问,如果是好的项目,为什么非得秘密做呢?作者观点认为:“关键是你做这个项目时,要有一点疏离感。也就是说你不应该跟一大帮人在一起凑热闹,应该自己独立地干。因为疏离感能激发创造性。”

    “如果一个人处处跟人扎堆,哪里热闹就去哪里,有什么新闻热点他全知道,有什么时髦的事情他必定跟进,这样的人日子会过得很有意思,因为它代表所在圈子的水平,但是他不能给这个圈子贡献新东西。”

    我认为,这样的项目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起来也不需要什么经费,不用跟风参加一些评比,文章也不必非要发表,不用刻意模仿他人风格,自己自由地干,不知不觉往往会做出连自己都感到惊奇的成果来。比如,在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紧张时,我因回山东老家, 返回北京时,在家里被隔离了14天,这些日子我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把自己探索实践三年的一些治理学校的经验做了集中梳理,当第十四天结束那日,十五万字的一本书诞生了,这本书在2020年10月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并且还被中国教育新闻网评为2020年度影响全国教师的100本书,该书书名是《教育微创新:发现细节的力量》。当然,这14天梳理的文字,并不是那时一个字一个字敲打出来的,而是三年秘密思考研究的结晶,是每天晚上都坚持写点东西积淀出来的。

    晚上一个人,不会跟其他人有太过密切的交流,这就为保留一些独创性提供了空间。“面对流行笑而不语,私下憋个大招。那也许是能让你完成致命一击的武器,也许是你最后的底牌。”

    但是,有这个项目在,感觉会很好,你再也不会感到孤独,你会有机遇跟某些事物连接在一起,更为惬意的事,你比别人多了一种生活。也意味着,自己生命被拓宽了、拉长了、增厚了,这是我自己独特的感觉,每天幸福满满,力量丰足。

    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是一种内驱性的事业,他需要自己持续的修炼精神,需要发挥忍耐力积累资源,需要把这些头脑中已经储存的大量素材,在可能的条件下建立连接,那灵光乍现的东西就是你的创造,是你的又一篇独一无二的创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创作是想法的连接——读《学习究竟是什么》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bh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