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说到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实用主义盛行,主要是与其工业化进程有关,学前课程顺应了这种需求,为了儿童能适应社会,从而发生了重大改革,从抽象走向实用。
三十至六十年代—— 主情主义
保育学校的兴起
美国从1929年爆发了一场近十年的严重经济危机。由于社会的重大变化,教育也受到波及,为了缓解财政压力减少预算,处于教育领域最底层的幼儿园,被理所当然的削减、关闭,在很多人眼里,幼儿园不过是繁荣时期的奢侈品。
但学前教育者并没有放弃,他们尝试开办保育学校,为2-4岁的儿童,甚至18个月的儿童提供教育和保育服务。
保育学校的理论基础
此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盛行,也渗透到了学前教育领域,逐渐发展出一种理论,认为现代人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都是由于人的本能需要与社会要求不能协调引起的。因此,教育者们越来越关心儿童的精神健康,精神分析理论逐渐成为保育学校运动的理论基础。
保育学校作为儿童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阶梯,其课程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环境,激发儿童自由活动和创作表达的欲望,进而促进儿童人格健康发展。
保育学校的类型
当时在美国的保育学校有三种类型:
一、以盈利为目的的私立机构;
二、慈善性质的机构
三、附属于各大学的带有研究性质的专门招收中产阶层白人儿童的教育机构。
其中研究性质的机构影响最为广泛。
比如爱荷华州立大学的附属保育学校就是比较著名的一家代表。他们明确提出课程目标:
*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生活习惯;
*在成人监督下,通过与其他儿童相互作用,分享游戏材料和玩具而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化关系;
*在轮流等候的过程中学会自我控制;
*帮助他人。
可以看出其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强调。
夹缝中的幼儿园课程
此时幼儿园课程处在了保育学校和小学课程的夹缝中,呈现出独特双面性。
幼儿园的工作者也越来越注重课堂的情感氛围,认识到情感与解决问题及知识学习之间的密切关系。
除此外,教育行政管理者们一直在努力促进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课程的衔接。早期教育协会的领导者们认为2-8岁的儿童有着相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希望能促成保育学校、幼儿园与小学课程的协调一致。学前教育领域出现一个全新的术语“preschool”,用来表示2-6岁儿童所接受的教育。
在preschool期间,是否应该为儿童正式入学做准备,存在着两种观点:
一、认为应该或多或少的做一些准备,主张增设“阅读指导”课,否则幼儿园的课程没有实质意义,不能体现教育作用;
二、反对派,认为不应该将幼儿园视为入学预备场所,这是与儿童身心发展需求相违背的,过分强调入学,剥夺了儿童探索、创造的权利,限制了儿童的思想。
但在那个时代,入学儿童都要接受能力水平测试,这种测试给了幼儿园课程不小的冲击,教师们不得不增加阅读训练课程。
总的来说,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美国的学前教育课程从“社会本位”走向“个人本位”,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以及儿童与社会生存之间的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