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360770/b056e878402c7c35.jpg)
如果可以驾一叶之扁舟,在文学里夜航,我想是一种浪漫。
读了一本书,突然开始惭愧那些讲道理的夜晚。
那些狭隘偏执的观念,那些故作正义的宣判,更像是一个自设的牢笼。
阶段性自闭,习惯性自嘲。
以心为刑役,我为自己加了厚重的枷锁。
突然有那么几天,我开始学会放手,放下自己所有沉下的观念,中空以接纳更多的态度,观念,特点……
我想浸润在中华泱泱文化里,我真幸运。
我们的文化和西方最大的不同是我们表达的方式,我们很少直白的表达感情,而西方人最擅长直白,见几面,他们就会很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追求时也会特别热烈主动。而我们,我们通常不会,古代人通常会有信物,鸿雁传书,鱼传尺素,绣帕寄思,以钗以佩,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感情,却很少会直接说出思念,爱恋,喜欢。于我而言,我更喜欢含蓄的美。
那种美可以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那种美可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那种美可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那种美可以是:我欲乘风归去,有恐琼楼玉宇。
那种美可以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那种美有点像是点了熏香,瑞脑消金兽的感觉,有种延伸的美感……
西方人重肉体之美,而我们重精神神韵。
故而我们的寄托里有湘夫人,有洛神,有瑶姬,你都说不上她们哪里美,但是提起来她们的的名字,就是那种美的不可亵渎的,清而不妖的美感,而西方,说起来美人,你是想到海伦呢,还是海伦呢?我对那种攻击性很强的美,是很抗拒的,因为我觉得真正的美感恰恰是温和不迫人的。你只能欣赏,但是她不会刻意表现美感,有种玫瑰去后仍有余香的恍然,有种让人轻易愿意接受而不排斥的坦然。当然每个人对于美有不同的看法,我自然不能自说自话,但我可以自圆其说。
文学里的美经常是多样的,读了《洛神赋》,你可能会想象这得多美,曹植才能写这么长的文文来赞美;读了《桃花源记》,你可能会想真的向往有这样一个让灵魂寄居的世外桃源;读了《诗经》,你可能会体会到民间的浪漫和素朴;读了《楚辞》,你可能会惊叹于楚人的想象力和语言的丰盈优美;读了唐诗宋词,从豪放浪漫到婉约清丽,从沉郁顿挫到潇洒闲逸,从家国情怀到个人哀伤,反正唐诗宋词里有啥有啥。你想看朦胧的琢磨不清的情愫,你可能会在李商隐,姜夔的诗词里寻觅到;你想体会豪放豁达,潇洒浪漫的文人之心,你可能会在李白,苏东坡的诗词里感受的淋漓尽致,把诗写得跟故事似的,推荐你多读读白乐天的诗;如何打动平康坊中美人心,柳三变实名认证为一哥;帝王中最会写词的,李煜称第二,恐怕没人敢排在他前边儿……
我常常想把文学,诗词里的美感用最土里土气的语言表现出来,可是它们都太美好了,使我不敢轻易造次(偶尔也会特意造次。),夜航文学,见微知著,我想我们不止要从生活里发现美感,在流远的文学长河里,那些岁月磨砺出的璀璨,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https://img.haomeiwen.com/i5360770/456baafa87bd0f7c.jpg)
我读完红楼梦的时候,我都不敢动笔写东西了,我再写也无法像曹公那样,塑造出那么多特色鲜明的人物,他从来不轻易给人加戏,可是红楼中的每个人物,如何说话,如何行事,你一看,就知道这话一定是王熙凤的口吻,凤姐是一个存在感很强的角色,可是她也不压众人。黛玉她清高孤傲,才情满腹,美好的跟仙子一样,可是她的小性立马就将她带入尘世,惹人怜爱。宝钗,有时候我觉得她妥帖的不像个正常女孩,她的心空空,很少见她计较什么,她的分寸感很强,但是你也会看到她被宝玉无心一句“难怪他们将姐姐比作杨妃,原来也体丰怕热”时,口出辣语,回击宝玉的情景。
我读着《金瓶梅》,又读出那种市井民间的生活感,真实,土气,平凡,罪恶,弯弯绕绕,我想我们的文学不能只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还要有金瓶梅,三言二拍,镜花缘,聊斋志异系列,西厢记,桃花扇等等……
我们既要去感受文人笔下的浪漫,也要去看心酸的生活,单单拆除哪一方面,都不是我们完整的文化……
我没有那么多精致的词汇去赞美我们的文学有多伟大,但是我尽力去把它的美传播,我想我们要读书,从自身的文学读起,骨子里的根才能在这片土地上扎得更牢。
我爱文学,我爱世界优秀文学,我也爱我们自己的文学。
我爱它的含蓄温婉,我爱它平和的喜悦与哀伤,我爱它千年的积淀,我想,它是我的故乡。
风乎舞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