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之心意篇

无之心意篇

作者: 蒋黎刚 | 来源:发表于2017-05-28 23:28 被阅读0次

“无”是工作的最高境界,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内心空明,意志凝练,不会被外物所迷惑,感知敏锐,能迅速的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自身的技术,并随着自然规律的变化而变化,让自己总是处于主动的位置。到了这个地步,工作本身就会带有一种自然的韵律,就如同庖丁解牛,骨肉分离的声音竟合乎音律,神乎其技。

这些道理谁都听过,并且听的玄玄乎乎,莫名其妙,就跟一个初中生听《相对论》似的,听起来好高大上的样子,但是讲的什么还是不懂啊。不懂其实没关系,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就行了,境界到了自然就懂了,真正的修行还是得放到生活里。你看小野二郎做寿司很厉害,但是你要问他怎么才能做的这么好吃,他会让你先煎三年的鸡蛋,你自然就咂摸出味道了。这就是无能生有,无亦是来自于有的道理。

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得提高自身内心的敏感性,这样才能察觉态势的细微变化,之后才能谈得上应对。内心敏感性的体验,拿照顾婴儿举例,可能眉头一皱,你就知道他要尿了,吐了一下舌头,你就知道他饿了,脸上一红,你知道他可能发烧了,这些细微的变化落在其他人眼中可能就直接忽视了,但是若是孩子的父母,他们对于孩子非常敏感,所以能抓住这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得出重要的信息。但是内心敏感性的提升,会很容易产生心结,尤其在碰到善恶、是非之类深层次的问题时,想不明白,就很难走出来,所以一个认真生活的人,往往大多数时间都处于烦恼的状态。这里拿医生救人举例,拼经全力,使用了所有能使用的方法最后还是没救活,那这种情况怎么算,是救人还是杀人?!若是想不通,还会愧疚于自身能力太低,对自己产生质疑,甚至放弃做医生转行了。

心有了结,心意不能圆满通达,就会犹豫不决,患得患失,又或是愁容满面、意志消沉。这些状态都会降低工作的效率,所以聪明的人在工作时把这些不利于工作的情绪强行镇压,但是若想更上一步,那还是得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解开这些心结。世态炎凉,悲欢离合,生活中有大悲苦,有大迷惑,但是自然的规律要归于无,必然是有解的。通过与人交流、看书学习、游历四方,你能获取到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对生活会有新的认识,这样在恰当的时机,自然得悟,所以有“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说。

相关文章

  • 无之心意篇

    “无”是工作的最高境界,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内心空明,意志凝练,不会被外物所迷惑,感知敏锐,能迅速的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 心意篇

    文予 人生之命,三分天数,七分人为,欲求而不得,欲舍而难弃!命中因果,缘积累生,观罗万象! 十人一堆,百人一片,千...

  • 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金匮、古帝王藏书之器。此篇论经脉之道。乃上帝之所贵。藏之心意。非其人弗教。非其真弗授。乃金匮中之真言。不知道者。不...

  • 卜算子·看梅

    卜算子·看梅,新韵,戊戌年腊月廿六夜。梅韵留白,一纸不尽。字字寻来,心意难描。辗转之余,应知佛之自在,全在无牵无念...

  • 意识沦陷在黑暗中,貌似无知无觉,无情无义,身心意欲在虚无的世界里抖落掉一天中填满的尘埃 ,期待像从冥界回归到诸神之...

  • 小女子不才

    不知公子心意 公子喜沉鱼落雁之美貌 小女子惭愧 自貌似无盐 不得公子青睐 爱慕公子良久 妄与公子偕老 许久才知 自...

  • 先之,劳之。无倦

    13---子路篇 【原文】 13.1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翻译】 子路问为政之...

  • 精读《黄帝内经》(第278天)

    【疟论篇】岐伯曰:经言无刺(火高)(火高)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为其病逆,未可治也。夫疟之始发也,阳...

  • 《传习录》学习心得二十五

    今日学习《黄修易录》,其中心意思是生之谓性。黄修易,字勉叔。其余不详。 问:“心无恶念时,这个心就空...

  • 每日一诗:杯酒对春篱

    杯酒对春篱,桃红在哪枝。 落花浑无记,心意有谁知? 题记《爱情·剪影》之八 她在车厢里,看着心爱的男孩塞给自己的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之心意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fk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