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整整十年的全面试炼,梅贻琦的教育实践日益丰富,教育思想日臻成熟,恰在这时,中国和清华的教育形式都发生了转折。
八国联军乱后,中国出现了“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由于办学的人都去日本留过学,所学教育呈现“日本化”的特点。袁世凯政变失败以后,教育一落千丈,西方教育思想趁机输入,教育转而呈现“日美调合”式的特点。1921年以后,随着美国留学生的回归,影响力日盛,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美国化”。
此时的清华,正经历痛苦的转折,因其庚款的历史背景,这一转折显得尤为动荡不安。而经过十年试炼的梅贻琦,悄悄崭露头角,逐渐走向领导层的中心。
清华的前身,是20世纪初用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创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初建时名为清华学堂,后更名为清华学校,老一代师生都称其为“国耻纪念碑”。
20世纪20年代中期,一股全国性高等学校“改大”潮兴起。清华归国留学生看到北京大学在蔡元培校长领导下,朝气蓬勃。而清华日渐没落,深感不满,认为改大是唯一的出路。于是轰轰烈烈旷日持久的“改大”工作开展起来。
清华成立了大学筹备委员会,梅贻琦是该委员会委员,在学校的地位和影响也大大提高。
然而,促使梅贻琦真正发声,并把自己的教育思想逐渐托出,应用于清华建设,继而改变清华命运的是另外一件人事震动。
1926年春,清华教务长张彭春因“痛愤校政之腐败”辞职。掀起了清华历史上改革力量与保守势力之间的一次严重冲突。
清华经历三赶校长之后,时任校长职务的是曹云祥,他的作风比较独裁,在行政部门安插自己的亲信,令众人不满,学生在校内游行请愿,引爆一场“挽张抗恶”风潮。
一向少言寡语、谨言慎行的梅贻琦接受采访时态度却异常明确:即使任何人来处于张先生之地位,与别人冲突之事,亦所难免。张先生可以去,但去后,必为清华之大损失。
张彭春辞职后,教务长不再由校长指聘,改为教授会公选,47人参加,33人投票赞同,梅贻琦当选为教务长。
梅贻琦成为教务长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立即着手整顿尚处于草创阶段的大学部,就教务计划和改革答记者问,展现了他全部教育思想的端倪。
除了整顿学制和课程,对于教员问题他更是关心,提高学术能力,教员必定是重要一环。他多次发文立志要多聘好教员。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直到1928年梅贻琦赴美之前,清华的师资骨干已经形成,一套空前豪华的教员阵容为日后清华走向鼎盛打下基础。
国文系:朱自清、杨树达 西文系:王文显、吴宓
物理系:叶企孙、赵忠尧 化学系:高崇熙、赵学海
生物系:刘崇乐、钱崇澍 历史系:刘崇鋐、钱端升
数学系:熊庆来、郑之蕃 哲学系:金岳霖、
社会系:陈达 体育系:马约翰、郝更生
国学研究院: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
1928年原清华校长温应星下野。6月11日,梅贻琦接到电话,他被委以代理校长职务,听候接管。自此,大学部和外交部之间,一次争揽对清华接管权的冲突出现。国民党各势力竞相觊觎清华校长这一肥缺,一时竟有30多人。
梅贻琦作为代理校长尤为难办。于是清华大学学生会为此通过一项决议:在管辖问题未解决以前,任何人不得接收清华。
然而焦灼的情况并未得到缓解,各方对清华的接收蠢蠢欲动。此时梅贻琦在如此纷繁的关系中表现出十分的沉着冷静。
梅贻琦与评议员的一段对话:
问:如单方接管,当采取如何态度?
答:征求双方同意,方可移交。
问:一切校事,能否全照旧执行?
答:已有规定者照办,新的建议缓办。
问:教务长对于评议会议决案、宣言之态度如何?
答:大体赞成。唯事实上恐有外交困难,或折衷办理,如改组董事会。
梅贻琦从容冷对的态度,终于使大学院和外交部达成暂时共同管辖清华的协议,并将学校改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就这样,清华安然摆脱了困境。
(校长换了几波,梅贻琦始终坚守岗位,从容冷对,拯救清华于焦灼,贯彻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清华的教育体制,世事动荡,人事动荡,然我心依旧。生斯长斯,吾爱吾庐。在梅贻琦的苦心经营和运筹之下,清华是否即将迎来鼎盛?明天接着阅读《一个时代的斯文——清华校长梅贻琦》)
网友评论